第三百零二章 專訪(二)

中午休息了一會以後,他們在酒店接受了“音符”雜志的專訪。

和另外兩個專訪相比,“音符”的專訪相對輕松一些,也不用面對鏡頭,林啟榮和潼潼可以自地坐著。

一把錄音筆放在桌子上,一場關於音樂的訪談就這樣開始了。

“我想先問潼潼,請問你學習鋼琴多久了?”

潼潼仔細想了一下,伸出一根手指頭,“一年。”

“一年就可以彈的那麽棒,真厲害呢。”

潼潼開心地笑起來,“大家都是這麽說的,不過我有努力練習呢,爸爸說了,只要努力練習,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是的。”負責這次采訪的記者孫紅香說道,“你喜歡表演嗎?”

“喜歡啊。”潼潼說道,“我喜歡跳舞,也喜歡彈琴,我在好多地方表演過呢。”

“是嗎?真厲害呢,那你長大了想做什麽?”

潼潼歪著頭想了好一會,搖搖頭,“不知道。”

孫紅香轉頭看向林啟榮。

林啟榮摸摸潼潼的頭發笑道,“她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只要開心就可以了。

現在我只希望她以學習為主,慢慢積累慢慢成長,然後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

“你的意思是不一定要她走娛樂圈這條路嗎?”

林啟榮微微一笑,“誰知道呢?”

無論是他還是左悠然,對潼潼的培養目標,都不是以一個藝人為目標的,更希望她可以成為一個藝術家,在更高的藝術殿堂綻放光芒。

所以才會在鋼琴和舞蹈等方面進行高強度的練習,因為基礎打好了才可以厚積薄發。

只是這個想法暫時是不可能說出來的。

“我仔細總結了一下,從去年到現在,你已經創作、表演了不少作品,包括了歌曲、純音樂。

像《親親我的寶貝》、《故鄉的原風景》還有《需要人陪》等等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喜歡,傳唱率、下載量都非常高。

請問你是怎麽創作出這些作品的?”

“用心。”林啟榮指指自己的胸口回答道。

“把自己經歷的事情、感悟和心情融入創作之中,化為旋律和歌詞,出來的作品就是能夠感染人的作品,就是大眾喜歡的作品。

如果只是無病呻吟,堆砌華麗的辭藻,連自己都覺得惡心,怎麽可能讓大家喜歡?”

“比如《親親我的寶貝》,在潼潼出生後,看到她的第一眼,看到她朝著我笑的那個瞬間,我的心就被擊中了,心中滿是溫馨的感覺。

我期待著陪伴她慢慢成長,願意為了她做任何事情,於是便有了這首歌的原型,後來慢慢修改,就有了這首歌曲。

還有《天使》,也是從平時的生活中得到的靈感,孩子就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天使啊。

關於《故鄉的原風景》這首曲子,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對於那裏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

那時家裏很窮,但是我父母咬著牙把我供著上完大學,讓我有了一個全新的人生。

畢業後我基本都在滬市工作,沒怎麽回去過,去年再次回去時,發現父母已經是兩鬢斑白、蒼老了許多,和記憶中的無所不能的父母不一樣了。

當時我感觸萬千,就有了這首曲子的誕生。

思念故鄉,思念那裏的山山水水、炊煙裊裊,但更思念那裏期盼著自己回家的父母。”

說到這裏,林啟榮眼眶有些濕潤了,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的父母為了他都是無怨無悔地付出了所有。

這份恩情,又豈是一點點錢就可以報答的?

也許一輩子都無法報答完。

采訪他的孫紅香也沉默了下來,等他情緒平和一些才繼續說道。

“所以你的作品都是來源於生活,所以才可以這麽感人。”

林啟榮點點頭,“其實我們華夏文化一直都講究歌以頌志,詩詞歌賦甚至小說都是這樣。

到了我們現代,各種音樂遍地開花,但是核心還是不變的,都是因為心有所感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因為心有共鳴,大家才會喜歡聽,才會認為這是一首優秀的音樂。”

孫紅香拍掌贊嘆道,“說的真好,仔細一想還真是如此。”

“謝謝誇獎。”

“衷心地希望以後你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們會密切跟蹤你的作品,把它們納入我們的音樂評論歌單。”

“謝謝,這是我的榮幸。”

“音符”作為一個專業的音樂雜志,一直以來都是各路音樂愛好者認可的行家。

他們會在每月一期出版的音樂雜志中,對市場上熱門的新歌作出專業點評,被認為是權威的音樂評論。

每一期能夠被列入點評的歌單且得到四星以上評價的歌曲,都會成為當年市場最熱門的歌曲,非常權威。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非常愛惜羽毛,對於每一首歌都是吹毛求疵,不希望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