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浪矢雜貨店》(第2/3頁)

前面都挺好,與這後面結尾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究其原因,也可以很簡單的推理出來,恐怕秋元康一開始並沒有想到這部電視劇會火,甚至男女主角本身都是過氣的藝人,不是說他們沒有實力,但確實是這個情況。

結果火了,還要繼續拍,搞兩季出來。

估計就只能以這種結尾來做交代了。

當然了,東野強已經把這部作品完成,結局以買房為原因,不能說特別的厲害,可也算是可以。

至少前後有很好的照應,比如常春莊這個名字,其實挺好聽的,後來變成了兇宅,這種反差感,還是要得。

好吧,就眼下而言,他真的是顧不上這部已經完成的小說以及電視劇了。

因為啊,他得安慰五個丫頭。

沖繩島,東野雜貨鋪。

“嗚嗚……賽醬,好感人呀。”

“麻醬,真的嗎?”

“歐尼醬,你怎麽能這麽寫呀,嗚嗚……人家都哭了。”

“啊?我這麽寫不好嗎?”

“東野君,寫的太好了,嗚嗚……”

“遙醬,不要哭了,你的淚滿胸襟跟其他人略有不同的呀。”

“老公,你現在就算是裝成好色鬼也沒用了,嗚嗚嗚……”

“是呀,老公你寫的太好了。”

“這……”

東野強是真的沒想到,雅美,結衣,遙醬,遙醬,小香她們五個,看著這個《浪矢雜貨店》也沒看多少,恐怕就是第一章吧,便哭的不要不要的。

作為老公的他,還能怎麽辦?

努力安慰唄。

話說,為啥呢?

《浪矢雜貨店》,這部小說有些個道道。

首先就這個名字。

中國的翻譯版本叫做《解憂雜貨店》。

但實際上,日本的版本叫做《浪矢雜貨店の奇跡》。

浪矢那當然就是浪矢爺爺了,就是這個名字嘍,但是,這個名字是特意選的。

浪矢在日語裏是這樣的,ナミヤ,而調換一下,即ナヤミ,這個意思就是‘煩惱’。

發音也是非常的相似。

一個是納米亞(namiya),另一個是納亞米(nayami)。

好吧,其實只要看過這部小說的人就能知道,因為開頭就有這個解釋,浪矢老爺爺自己講述的,後來以報紙的形式留在了那個雜貨鋪裏,呈現在了三個小偷的面前。

而現在,已經是東野強了,他來寫這部小說,他就很幹脆的用了這個名字。

《浪矢雜貨店》。

這便是小說的名字了,沒有了後面奇跡二字。

至少東野強覺得,應該是不需要那兩個字的吧。

那麽,他來寫的話,會是什麽樣子呢?

看過圭吾先生原作的人,應該會對圭吾先生有這樣的理解。

他可能小時候受到過一個名字叫做敦也的家夥欺負。

這次,敦也不是那個少年罪犯了,變成了小偷。

反正,壞孩子專用名。

東野強小時候沒有這樣的經歷,至於他是不是在幼稚園時期親過哪個可愛小姑娘的小嘴嘴,這個真的無法考證。

但至少,號稱大裏村最強少年的他,是沒有被欺負的經歷。

於是乎,他來寫作的這部《浪矢雜貨店》,就沒有了敦也。

有的是一個失意的小說家。

第一段的劇情大概是這樣的。

特別是第一句話。

沖繩,果然是個無聊的地方。

大河龍之介,結束了失敗的東京生活,他需要找一個地方療傷。

最終選擇了沖繩。

作為全日本最為貧窮的地方,這裏相比在生活上會簡單一些。

回鄉下?

那可不行。

多少相親們等著看自己的醜態呢。

那幫家夥一定是這樣的狀態。

臉上掛著親切的微笑,可是心裏卻充滿著鄙夷,東京混不下去的失敗小說家,活該!八嘎!

……

開頭,一個失敗者形象躍然紙上。

失敗者,還不是沒錢嘛,既然如此,那麽租房子就要斤斤計較,所謂的無聊,就是他從心眼兒裏看不起這個地方,但是眼下,大河龍之介也沒什麽辦法。

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失敗,越是失敗就越是沒錢,怎麽辦?

租住的房子對面,有一家已經關閉許久了的雜貨店。

浪矢雜貨店。

大河龍之介便生出了一個主意,去這家雜貨店偷東西。

不管怎麽說,就算是再老舊的玩意,多少能換幾個日元不是?

也許會有意外發現,比如老舊的圖書。

雖然老舊,可有些圖書是絕版的,在一些地方能賣好多錢,在東京混跡過的大河龍之介,他不可能不知道。

於是乎,他就做了賊。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在這個雜貨鋪裏,他看到了一個牛奶箱,牛奶箱發生了響動。

什麽呢?

一封信。

一封來自一個叫做月兔的姑娘的信。

這個信裏面的內容是關於她的煩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