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7章 私營企業的第一台錄音機

出門萬峰就又鉆進了廣播室用一包一毛三的代價把老洪那一套電烙鐵設備借到了手。

回到姥姥家萬峰開始他的研究創造。

先把那幾個廣播匣子裏的喇叭拆卸下來,經過測試證明它們還可以工作後就用螺絲釘把它們兩兩一組上下並列牢牢地固定在小匣子裏。

在匣子兩邊他預留了安裝位置。

這個小匣子裏面被他分成了三個部分,中間有隔板,這樣兩邊放喇叭的地方就變成了一個小音箱。

可惜沒有專業的低音喇叭只能用這玩意代替了。

制作音箱他也是有一套的,當年他制作的一對音箱驚掉了無數人的下巴。

上一世卡拉OK最早在紅崖出現是九三年夏天,當時一台VCD四千多,加上組合音響就是一萬多塊。

這不是普通人能享受得了的。

到了九九年兩千年左右,VCD的價錢直線降到了一千元左右,雜牌機在八百元左右,這才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卡拉OK也開始真正的在這個小城流行起來。

那時候一到夏天,從勇士公社到紅崖縣城的大道兩邊有很多唱卡拉OK的。

一台電視機,一套音響一個VCD就可以在道邊開業了。

兩塊錢唱一首誰上去唱都行。

愛唱歌的萬峰經常去唱,花了不少錢。

後來一想花這冤枉錢不如自己弄一套在家裏愛怎麽唱就怎麽唱,反正自己有VCD,只要買個功放機加一對音箱就行。

心動不如行動,於是他就花了八百塊錢買了一對音箱和一個功放機。

回來接上一唱,聲音慘不忍聽。

八百塊錢的音響組合簡直就是扔大街的貨,聲音能好到哪裏去?

這不是問題,萬峰可以自己改。

買放大版買元件改變壓器,一個四百多塊錢的破功放機竟然生生地被他魔改成了不次於人家過千元的產品。

而音箱被他貼了一百元賣給了同村的一個村民,他用賣音箱的錢買了一對直徑二十厘米的低音喇叭,又買了一對高音後自己用組合版做了一對舞台造型的音箱。

音響效果是行了,但是有雜音,低音重的時候音箱就發出烏拉烏拉的聲音。

麻痹的老子又不是蘇聯人要烏拉幹什麽!

原因找到了,制作音箱的板太薄了,一受聲波的流動就會發生震動而產生噪音。

制作音箱應該用最低不低於一厘米厚的組合板,他因為頭一次接觸不太懂就,買得是那種只有三四毫米厚的板。

這個問題就不好解決了。

總不能拆了再重做一個吧。

萬峰就跑大街上瞎溜達想轍,想用什麽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偏巧大街上公路隊在修公路在濾瀝青。

萬峰一拍腦袋:有了。

他跑去要了一些沒化的瀝青回了家。

幹啥?音箱板不是薄嗎,不是有震動發出雜音嗎!老子給箱體灌上瀝青,看你還震動不!

為了防止灌好的瀝青時間一長受震動而脫落,他在箱體上釘了一些釘子,在釘子上拉上了一些鐵絲,最後把瀝青化開兌了一些松香等可以加粘的物質把音箱的底部和邊角全部灌上了。

結果怎麽樣?

什麽雜音也沒有了,音色杠杠的。

後期有專業人士看到萬峰這無厘頭一般的音箱眼珠子差點飛出來:這特麽也行!

……

正因為有上一世的經驗,現在萬峰設計制作個小音箱完全無壓力。

喇叭安好,把錄音機機芯裝在那個預留的稍帶長方形的四方框裏,接著就是安裝變壓器、計數器和連線。

待一切都弄好了以後,萬峰深吸了一口氣,插上了電源。

預留的指示燈亮了,這說明電源接通,喇叭裏也有輕微的雜音。

萬峰用稍微顫抖的手按下了錄音機機芯上的鍵,前進、後倒,放音一切正常,只有錄音鍵因為機盒裏沒有磁帶的原因按不下去。

下面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

萬峰拿出一本鄧麗君的磁帶放進了機芯裏,按下了放音鍵。

“甜蜜蜜,你笑的多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裏……”

盡管音質在萬峰聽來很一般,但好歹它是響了。

他制作的錄音機成功了。

萬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這玩意總算響了,那麽接下來就該進行外表的美化了,雖然王河給刷了一層亮漆顯得亮閃閃的,但這光禿禿的也單調了點。

不弄得好看點去賣給誰呀?

萬峰的這台錄音機算是個實驗性的產品,沒有安裝收音機也沒有安裝電池盒,這就大大降低了它的成本。

錄音機剛一出現的時候價格是上千元,萬峰制作這種純錄放的機器當真有一天要賣也只打算賣三百元,收音機他可以不按,但是電池盒是一定要按的。

沒有電池盒裝電池青年們還怎麽手拎肩扛地到街上裝比?不裝比怎麽能顯出牛比?不牛比怎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