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章 拍電影

整個行程接近兩個月的簽售會終於結束了,新的一學期也跟著開始,王勃則由大三變成了大四。

當學生的最後一年了,盡管對他來說當不當學生也沒多多大差別。

在這大學生涯的最一學年,王勃並不打算“虛度”,而是準備實現幾年前他對鄭燕的承諾,或者說吹過的牛筆:

投資拍攝一部以重慶這座山城為背景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讓鄭燕在裏面客串一個角色,順便作為給母校和重慶的“獻禮”。梁婭作為他這輩子的初戀,他給對方寫過無數首情歌(雖然基本上都是名義上的,借花獻佛而已),把梁婭感動得稀裏嘩啦,讓身邊無數的學生羨慕嫉妒恨,也一舉贏得了女孩對他至死不渝的芳心。然而對於鄭燕,這個兩輩子他內心深處最想得到的女人,在這一世最不想放棄的女人裏面至少也要排前三的女人,到現在,他卻沒有單獨的為對方做過什麽,也沒付出過什麽,哪怕名義上的。而“拍”一部電影,而且是以送給鄭燕的名義(當然只能是私下的),某種程度上來說便可以彌補他對對方的虧欠,更加牢固的抓住對方的心。

不過,拍電影跟寫不一樣。他之所以這輩子能夠抄襲大劉的《三體》,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最後在文壇上一鳴驚人,成名成腕,是因為上輩子的他本來就是一個文學功底十分深厚的文藝青年,而且在傳統和網絡上都有數百萬字的實踐,只不過缺點運氣,最後跟無數有才華但卻沒機會的人一樣,泯然眾人,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重生後的他,本著出名要趁早的金科玉律,直接COPY上輩子寒冷和郭今明的成名之路,最後借助讓奧巴馬都要忍不住“催更”的神作《三體》,最終才得以走上神壇。

然而,對於電影這種聲光化電,需要無數人共同協作的工作,他卻是一個十足的門外漢,七竅通了八竅,一竅不通!要想像抄襲一樣去抄襲電影,不深入這個行業,不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那也是一種玄幻似的天方夜譚。

王勃對拍攝電影需要面臨的困難有著清醒的認識,哪怕他上輩子看過好幾遍《瘋狂的石頭》,對裏面搞笑台詞,人物和劇情如數家珍,但是要想將其原封不動的COPY出來,肯定也是一件極其艱巨的任務,需要提前進行方方面面的準備。

好在,對一部電影的拍攝和制作最困難的兩個東西,錢和內容和創意,也就是劇本,對王勃這個門外漢來說反倒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比如錢,上一世,《瘋狂的石頭》投資只有350萬,由劉天王通過“亞洲青新導”計劃投給寧浩的,這一世想必也差不到哪兒去。這點錢,對現在的他不過是毛毛雨。

而劇本,在所有的工作中,這個算是他唯一不靠其他人就可以輕松完成的工作。寫和寫劇本看似是兩個東西,本質其實差不到哪兒去。馮笑剛的禦用編劇劉震雲就是一個家。官場大拿周梅森也一樣,又當作家又當編劇,可見編劇和作家之間的轉換並沒有多高的門檻,甚至可以說是“近親”,作家訓練一下,多看幾個劇本,多了解一下劇本的起承轉合,高朝低潮的套路便可以把自己的變成劇本。《瘋狂的石頭》沒有,但是王勃看過現成的電影,這比通過來完成劇本的任務還要簡單,只需要把電影中的鏡頭和畫面轉化成台詞和場景說明就行了。

《瘋狂的石頭》的劇本在兩年前王勃興起要搗鼓這部電影的時候就開始琢磨著在寫了,到現在,基本上已經打磨成型。

錢有了,劇本也有了,對一個導演來說,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拉起一個劇組開幹就是。但對毫無導演經驗的王勃而言,倒成了最為困難的一個問題。

所以,接下來他要做的事,便是深入的去了解電影這個行業的運作,比如導演需要幹的事,需要掌握的知識,技巧和技能——即使不全面掌握,大體上也要知道是怎麽回事,然後才是拉劇組開幹。

如果換成普通人,或者普通有錢人,要想得到導演方面的知識,過把導演的隱,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對王勃這個除了錢,還有名,甚至旗下就有一個娛樂公司,深入介入過娛樂圈的人而言,這個就簡單多了。

首先,他通過自己娛樂公司的關系,認識了圈內的某個張姓導演。然後又通過該張姓導演的關系,認識了北影導演系的一位系主任。最後,他親自去帝都拜訪了這位系主任,請對方吃了一頓飯,而後便得到了一個在北影導演進修班插班的名額——當然,只能旁聽,沒有學籍,也不參加考試,也拿不到結業證,還有,最重要的,還得交一萬塊錢的旁聽費。

……

得到了北影導演進修班旁聽生名額之後,王勃立刻開始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