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村名拴馬故事多(第2/3頁)

當年是全城縞素,漫山漂白,沿途十室九空,家家有亡人、戶戶添新墳、百裏不絕是哭聲,那曾經萬戶的長平之城成了人間地獄。這趙子胡及隨行了百人斥候隊悲憤難當,在掩埋同伴的遺體後,故國難回,就在長平的群山中紮寨安營,當起了普通百姓,但這國仇家恨怎能放得下,隨著後來秦國一統六國,這趙子胡眼見故國光復無望,年五十便郁郁而終,死之前大呼到,此去泉台,無顏再見家主啊!一口鮮血長濺五步,含恨而死,死後尚且不能瞑目,雙目圓睜,直到最後還是睜著眼下葬的。

後人在此立碑書寫道:安得胡馬千百騎,踏平秦川八百裏。以此來紀念這位矢志不渝的將軍。這個村後來被改名為拴馬村。傳說長平當今的趙姓全部是當年趙人遺孤。那拴馬村就是趙氏遺烈中最直系的一支。

後來,趙子胡將軍的部下以及後就在中條山中的拴馬生息繁衍,這拴馬村雖人丁不旺,但個個承繼了先人悍勇的個性,又是以狩獵為生,個個武鬥、弓駑都是一把好手。一代一代傳下來,個個血性了得。在長平就曾經有這句話:寧入閻王鬼城,不惹拴馬窮橫。這拴馬村自古就窮山貧戶,團結得很,只有村中趙姓之人一家有事,舉村來幫,與周邊鄉村曾有過械鬥,這械鬥也講究個氣勢壓人什麽的,但拴馬村不同,根本就不招呼,與人械鬥直接用的就是弓駑鍘刀,打起來箭箭取要害,招招要人命。所以,幾個世紀以來,這拴馬窮橫的名稱比當年拴馬趙子胡將軍的名氣更大,歷史上中條山一帶在元代、明代和近代都曾出現過土匪,但就沒聽說過那一夥土匪敢到拴馬村打家劫室,這幾千年來,拴馬村也是平靜的很。

到了民國初年,這拴馬村卻出了個人物,名喚作趙尚武,名雖尚武,卻是天資聰穎的文人胚子。三歲能書、五歲賦詩,十四歲便中了秀才,全長平名聞瑕爾。但也時運不濟,成了清朝長平最後一名秀才。這趙尚武眼見報國無門。便在家鄉廣辦義學,躬身施教,足跡踏遍了長平的九鎮十八鄉,一生育人無數,被長平縣志譽為平民教育家。

一九四零年,華北日軍對晉東南地區掃蕩,在當地普遍建立的偽政權,推行大東亞共榮圈,在長平當地推行日語教學,愚民政策。當時在長平各地都推舉維持會長,這日軍一般都是威逼利誘一些有社會名望的知名人物,進而培養漢奸。這趙尚武和長平商會、醫藥等幾個行業的知名人士被抓到了日軍司令部。

眾人到日軍憲兵隊一聽是當漢奸,個個閉著嘴一言不發,有一兩個三心二意,這趙尚武眼一瞪,呸一口,就沒人敢說話了。這日軍一看,這趙尚武是領頭,這得殺雞給猴看,先收拾領頭的。就把這趙尚武五花大綁和七個人都帶到長平城樓上,架著刺刀用鞭子抽幾位知名人士威嚇。

眼見受辱卻無法反抗的趙尚武一臉悲憤,當著日軍和數百圍觀群眾,仰天大哭,涕淚橫流,聲嘶力遏地呼喊到:想我煌煌天朝、堂堂中華,豈容你們這群豬狗一般的倭奴欺淩。蒼天不公呐!趙氏的先祖啊,你們睜開眼看看吧……話畢,他便大哭著迎頭撞上了城頭石垛,血濺五步。那同時被抓來的七人見此變故也是悲痛不已,幾個人抱著趙尚武的屍身大哭,有三個也如法施得,頭撞城墻而死,剩余的四人卻是目齒俱裂,呼喊著沖向日軍刺刀,……這八個人手無寸鐵的普通人都死在城樓上,這日軍惱羞之下,就砍他們八人的腦袋掛在城門樓上示威。

據當年見過趙尚武的老人講,這趙尚武撞上城墻垛用力之猛,以致於頭蓋骨都裂開了,白花花的腦漿和鮮血染了一片,那求死之心是何等的強烈!死的時候和當年的趙子胡將軍一般,直到人頭被日軍掛成城門樓上依然是虎目圓睜、死不瞑目。

這便是長平縣志中記載的“長平八義士”的故事。八義士紀念碑現在仍在烈士陵園供後人瞻仰。

楊偉、李林兩人靜靜地聽劉大剛說著,待聽到這八義士頭懸城門的時候,禁不住手握重拳,重重砸在茶幾之上,只聽他叫到,媽逼的這日本人都狗日的,當年我師傅說這日本鬼子差點把我華儼寺老廟拆了。這老趙是英雄,讀書人中的英雄!好,就沖這個,咱們改天到村裏給趙尚武墳上磕上仨頭,敬上三碗酒!好好,繼續往下說,看不出啊,看出不出啊,這拴馬村小屁大點地方,能出這麽個英雄人物。

聽到義憤填膺的楊偉大呼小叫,那李林與劉大剛也是頗有同感。英雄的故事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是最感人的,三人說著倒倒把這拴馬煤礦的事忘到了一邊。兩人催促著劉大剛繼續往下講。

就聽劉大剛繼續往下說來,這接下來卻是一個更為驚心動魄的故事,不亞於當年的長平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