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上門拜訪(第2/2頁)

回到倫敦的第一個下午,藍禮沒有安排任何特別的事情,簡單沐浴沖澡過後,更換了一套幹爽的衣服,然後就在諾丁山的市場開始淘寶起來:二手唱片市場,二手家具市場,二手電器市場以及鮮花市場和食材市場。

在“愛瘋了”裏有這樣一個情節,雅各布和安娜在倫敦裏再次重聚,前往美國領事館申請簽證,但安娜卻被再次拒絕。結束之後,兩個人意興闌珊地來到一個市場,心不在焉地挑選著二手唱片,卻在不經意間丟掉了彼此。

那一個片段就是在諾丁山完成拍攝的。

其實藍禮非常喜歡這樣的小市場,充滿了歷史和文化的氣息,又帶著文藝青年的氣韻,似乎總是可以尋找到自己中意的物件——又或者是,某個物件命中注定地遇到了主人。沒有什麽特別景點也沒有什麽特別目的,只是單純閑逛,這就挺好。

等雙腳發出了疲勞警告的時候,隨意在街邊找一家小酒館落座,一杯紅酒搭配一袋薯條,靜靜地感受著人來人往之中的寧靜,別有一番滋味。

長途旅行過後的疲憊,就這樣全部得到了緩解。

當晚,一夜好眠。

次日清晨,推開窗戶就可以看到窗外再次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不是那種春雨貴如油的幹爽與清亮,卻也不是那種冬雨蕭瑟瑟的陰霾與冷冽,騰騰熱氣從土壤之中氤氳出來,全部消散在空氣之中,隱隱地透露出一個躁動和悶熱,然後氣溫就一點一點地降低下來。

還不到九月,似乎就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氣息了。但,這就是英國,一天之內可以領略四季的一片神奇土地。

習慣了倫敦天氣的人們穿著自己的防水風衣匆匆而過,而那些來來往往的遊客們則看著這樣的天氣長籲短嘆。

藍禮沒有電話通知家庭司機,而是呼叫了一輛出租車,離開了諾丁山,來到了位於倫敦城市中央的威斯敏斯特區。

倫敦和紐約一樣,這是一座世界頂級的城市。一般來說,人們將倫敦分為四個區域,正中央的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歷史上就是城市的絕對中心,被稱為是“一平方英裏”區域;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的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最後的南倫敦則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

倫敦城的西側就是威斯敏斯特區,而威斯敏斯特區的西側鄰居就是切爾西區。

威斯敏斯特區因為大名鼎鼎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而舉世聞名,包括了大本鐘、倫敦眼之類的城市坐標也都在此;而歷史上,它和倫敦城也是同時發展起來的第一片區域,現在依舊是城市中心,盡管重要地位比不上肯辛頓·切爾西區,但也相去不遠了。

克裏斯托弗·諾蘭就是在這裏成長起來的。

側面可以看出,諾蘭家族的殷實。即使不是富豪,至少也是中產。

不過,克裏斯托弗很少在媒體面前提起自己的家世以及家庭,神秘程度和藍禮相差無幾,所以人們也始終只能停留在猜測階段。

之前通過經紀人完成了聯系,藍禮和克裏斯托弗在固定電話裏有過簡短交流,敲定了今天的拜訪行程,藍禮親自前往克裏斯托弗的私宅,面對面完成交談。

這是非常特殊的一次邀請。

如果不是因為對象是藍禮,克裏斯托弗是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不是特指藍禮的世襲貴族身份,而是特指藍禮對個人私生活的保護——當然,世襲貴族身份也是原因之一,克裏斯托弗這才敞開了自己家庭的大門,歡迎藍禮上門做客。

站在眼前的公寓門口,不需要刻意打量,視線余光輕輕一掃,藍禮就已經可以做出判斷了,顯然,諾蘭家族應該比中產還要更加殷實一些:

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風格在眼前的兩層樓獨門小別墅角角落落之中透露出來,精心修剪的花園以及風格厚重的窗簾則展示出了專業人員的定期維護。這不僅僅是克裏斯托弗功成名就之後所帶來的影響,更是家族傳承下來的底蘊。

門鈴響過之後,厚厚的門板背後傳來了歡快的跑步聲,然後大門就晃晃悠悠地打了開來,露出了一張稚嫩而調皮的臉孔,古靈精怪地自下而上打量著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