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無關緊要(第2/2頁)

“我知道我值得被愛,沒有什麽是我配不上的!”

這一句歌詞,振聾發聵,是對喬治和伊麗莎白的宣泄,同時也是對整個上流社會的喊聲。

從阿爾梅達劇院版本的“悲慘世界”,到EGOT的潛在可能;從倫敦戲劇協會的支持,到牛津伯爵的贊賞;從“這就是我”的發聲,到派對結束之後的余韻,漣漪就這樣徐徐地蕩漾了開來,卻漸漸越演越烈,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整個上流社會席卷開來。

就如同歷史上一次又一次反反復復的瞬間一般,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針鋒相對再次成為了主旋律。

每一個時代都是如此,有人渴望堅持著傳統,拒絕改變、拒絕前進、拒絕妥協,任何破壞傳統的事情都勢必將遭遇嚴厲打擊,尤其是統治階級,他們往往都是傳統代表,唯恐自己的優勢被慢慢蠶食,最終丟掉了自己的主動權。

而有人則渴望著創新和變革,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求同存異,在傳統的基礎之上,開辟出一片嶄新的天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和天地,以年輕人為代表,他們總是希望能夠接管控制權,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這一次也不例外。

對於傳統派來說,有了一個藍禮,接下來很有可能就將出現一大批“藍禮”,那麽貴族的傳統就將不復存在;而對於改革派來說,藍禮已經出現了,歷史的車輪已經無法阻擋地前行了,與其阻止,不如擁抱,坦然地面對一個新時代。

歷史總是相似的。

人類總是強調著,以史為鏡、一日三省,竭盡全力地避免重蹈覆轍,但歷史的進程卻總是在不斷重復著,一次又一次,相似乃至相同的劇情總是不厭其煩地上演。只有當不破不立的危機時刻真正到來時,才能幡然醒悟。

討論越來越激烈、越來越犀利、越來越熱鬧,幾乎已經成為了整個倫敦上流社會最炙手可熱的話題。

過去一年時間,伴隨著“悲慘世界”的強勢崛起、橫掃千軍,人們似乎已經接受了藍禮的存在,那就是一個客觀事實,並且報以好奇,但這不過是一個熱鬧的假象而已,就如同牛津伯爵的派對一般,表面看似熱熱鬧鬧、轟轟烈烈,但骨子裏依舊是馬戲團圍觀的心態。

現在,真實面目全部都爆發了出來。

眼看著這股熱鬧越演越烈,一發不可收拾,轉折卻出現了。

馬修·鄧洛普前往倫敦高肯辛頓區法院辦事的時候,在法院大廳遇到了同行,意外地談起了這件事,他們詢問馬修的看法,沒有想到,馬修卻滿不在乎,輕描淡寫地說道,“我不太關心。因為這些對於藍禮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

這……

刹那間,所有人的記憶都回來了,就如同“這就是我”那首歌裏演唱的一般,這就是藍禮,無論他人如何非議,無論他人如何排斥,無論他人如何抗拒,但這就是最真實的他,並且一切已經發生並且正在發生——

他成為了一名揚名四海的頂級演員,而且還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

所以,上流社會的態度又有什麽關系呢?反對?支持?抗議?鄙夷?排斥?這所有的所有都無法傷害到藍禮,也無法改變藍禮。

事情就是如此簡單。

回答完問題之後,馬修依舊是波瀾不驚的模樣,而後微笑地告辭了,“我還需要和法官見面,改天再聊。”仿佛剛才就是“今天太陽不錯”的閑聊話題一般。

這又是另外一記耳光——你們所在意的,他卻從來不曾在意過,又或者說,他曾經在意過,而現在已經邁步向前了。

這才是最狠厲的一記重拳,狠狠地擊打在了那些自命清高的貴族老爺們的胃部,疼痛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爭議依舊在繼續著,但熱度卻明顯大不如前了,漸漸地,漸漸地就平復了下來。不經意之間,事實就這樣確定了下來,不管接受與否,他們都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這就是結果。

正如馬修所說,那些視線那些觀點那些偏見,對於藍禮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一點都不重要,派對之上的那首曲目之後,他就真正地揮手作別,在別人明白過來之前,他已經揚長而去了。

這一次,藍禮的目的地是戛納,位於法國南部蔚藍海岸的一座小城,但每一年的五月卻都因為電影而變得喧鬧起來。今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