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5章 典禮落幕(第2/3頁)

幸運的是,全場觀眾起立鼓掌,在洶湧人潮之中,哈維的動作還算隱蔽,周圍的其他人也都假裝沒有看到。沒有人敢觸怒暴跳如雷之中的韋恩斯坦。

“那家夥!都是因為那家夥!”哈維開始咬牙切齒,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那個家夥開始的。該死!該死的家夥!

腳底下的雪茄已經徹底破碎,看著那瑣碎的煙葉消失溶解在紅色地毯之中,仿佛慘遭肢解一般。哈維的脾氣才終於平復了下來,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整理好西裝、整理好頭發,重新露出笑容,禮貌而優雅地開始鼓掌,為馬丁送上了掌聲。

今晚的恥辱,哈維永生難忘。又或者更準確來說,聖丹斯的恥辱烙印,從來就不曾消退過;不過,戰爭,從今晚正式開始,此前的小打小鬧僅僅只是灑灑水而已,現在開始真刀真槍的較量,就讓他們看看鹿死誰手。

不要退出娛樂圈。哈維改變主意了,他真心地祈禱著,那個家夥絕對不要退出娛樂圈,在這筆賬算完之前,他們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好好地較量較量。

最佳導演頒發完畢之後,只剩下最佳影片了,目前戰況是“雨果”絕對領先,五座技術部門獎杯,再加上一座最佳導演獎,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領跑者,上半場的熱門,迂回曲折之後,再次回到了熱門行列。

在這之外,其他四部作品平分秋色。“藝術家”兩座技術獎杯;“後人”、“午夜巴黎”、“幫助”各自一座核心獎項。

九部提名作品,五部作品角逐最終大獎,“雨果”遙遙領先,頒獎典禮的懸念似乎終於浮出水面。於是,最後一位頒獎嘉賓湯姆·克魯斯登場時,整個柯達劇院的氣氛都放松了下來,緊繃的壓力似乎瞬間完成釋放,晚會重新回到了和樂融融、歌舞升平的喧鬧和繁華之中。

就連電視機前的觀眾們都已經開始松懈了。或者轉台,或者發臉書推特,或者吃零食,或者閑聊,似乎所有人都篤定自己知道得獎結果。直到湯姆·克魯斯打開了信封。

看著手中的信封,湯姆有些猶豫遲疑,但再三確認之後,他還是宣布了結果,“第八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得主是……‘藝術家’。”

不是“雨果”,而是“藝術家”。自戀的學院,自戀的電影人們,終究還是選擇了致敬自己的“藝術家”,而不是致敬電影的“雨果”;韋恩斯坦兄弟的毒辣眼光和準確公關,再一次鑄就了奧斯卡奇跡,掀翻一眾對手,登頂最高舞台。

重新隱藏起了所有情緒的哈維,笑容滿面地接受了周圍所有人的祝賀和恭喜,春風得意地擁抱了屬於自己的榮耀和光芒。至於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就不得而知了。

但對於觀眾來說,對於嘉賓來說,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影片,連續四個獎項爆冷,如此走勢,著實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鏡。

事實上,頒獎典禮之前,最佳影片爭奪戰之中,“藝術家”已經是稍稍領先了,“雨果”和“午夜巴黎”兩部作品的競爭力稍遜一籌,而“後人”則聲勢又稍稍落後了一些。

“藝術家”的得獎,這應該是預料之中的結果,但經歷了今晚跌宕起伏的頒獎過程之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雨果”將會得獎之際,卻又再次掀翻了人們的猜測,重新回到了“軌道”上來,但,這到底是驚嚇,還是驚喜呢?

“藝術家”的名字從話筒之中傳來時,現場可以清晰地聽見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電視機前更是可以清晰地聽到摔碎東西的聲音——不是心碎,而是摔碎盤子和薯片,那清脆的聲響和脫臼的下巴,猶如諷刺默劇一般,呈現出人們的錯愕和惶恐。

這是學院評委們親手票選出來的結果,但即使是他們自己,在獎項揭曉之前,同樣無法預測六千名評委的選擇,現在看來,今年的混亂之中,每個人的選擇都充滿了意外和挑戰,於是,造就了2005年之後的又一次爆冷。

當年,“斷背山”輸給了“撞車”,至今依舊被認為是奧斯卡千禧年之後最糟糕最錯誤的一次選擇;今年,“雨果”輸給了“藝術家”,那麽歷史又將會如何看待如此結果呢?

第八十四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就在這樣的氛圍之中落下了帷幕,“藝術家”擒獲三座小金人,登頂最佳影片;“雨果”收獲六座小金人,為馬丁·斯科西斯拿下了第二座最佳導演,卻遺憾錯過了終極大獎,其他獎項則由不同作品分別瓜分。

還有,梅麗爾·斯特裏普收獲個人第三座小金人,真正地載入史冊;而藍禮·霍爾則收獲個人第一座小金人,刷新影帝得獎的年齡記錄;克裏斯托弗·普盧默則成為了影史最老的演技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