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6章 眾星捧月(第2/2頁)

尼古拉斯的大腦已經徹底當機了,重復了一遍自己的名字,然後就看到對方點點頭,“沒問題。到時候你直接報名字就可以了。還有,希望後天可以在‘超脫’首映式上再次見到你。”對方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後就踩著不緊不慢的腳步,施施然地進入了酒店大堂,最後徹底消失。

“耶穌基督!”正當尼古拉斯以為今天不可能再更完美的時候,驚喜再次出現。滿腔的喜悅,滿心的幸福,尼古拉斯覺得,這可能是自己有生以來最開心的一天,雖然他只有十二歲而已。

“啊啊啊!”除了尖叫之外,尼古拉斯找不到更加合適的方法好途徑來表達這一刻內心的真實感受了,於是,他就這樣做了。

一直以來,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中,戛納電影節的瘋狂和熱情始終為人們津津樂道,法國蔚藍海岸的璀璨陽光敞開懷抱,歡迎著世界各地的電影愛好者們拜訪;但人們提起柏林電影節時,電影的題材、藝術的探討、社會的困境、政治的變動、德國本土電影的發展……這些才是關鍵詞,在寒冬二月的柏林,即使影迷們再熱情,即使觀眾們再捧場,但天寒地凍、零下氣溫,終究還是讓狂潮無法掀起風浪。

可是,藍禮抵達柏林之後的十二個小時時間裏,這個一向以高冷、嚴肅著稱的電影節,卻呈現出了一副別樣的風貌。

抵達機場的歡迎盛況,抵達酒店的人山人海,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當天晚上,藍禮離開了酒店,前往電影院,按照慣例,親自融入電影節的氛圍之中——

這已經是柏林電影節揭幕之後的第五天,一大批電影粉墨登場,資深影迷們對於各部作品可謂是如數家珍。出發之前,藍禮沒有提前做功課,而是直接到了街道另一側的索尼中心,那裏有一間電影節的官方影院,準備隨便挑選一部電影觀看;結果,卻在電影院大廳被影迷認出來,然後……他們就展開了電影的熱烈討論。

關於德國新晉導演克裏斯蒂安·佩措爾德(Christian Petzold),關於他的新作“芭芭拉”,這也許是電影節至今為止最值得觀看的一部作品,好評如潮;關於比利·鮑勃·松頓(Billy Bob Thornton),關於他的第四部導演作品“簡·曼斯菲爾德的汽車”,多麽讓人大失所望,多麽老調重彈、多麽故步自封;關於梅麗爾·斯特裏普,關於她即將被授予的終生成就獎;關於不久之前聖丹斯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的“點亮燈光”,多麽驚喜、多麽出色……

如此場景,恍惚之間,讓藍禮想起了特柳賴德電影節。不過,卻與特柳賴德又有些不同,這裏的影迷更加專業,無論是喜歡還是討厭,他們都可能發表出自己的觀點,而且有理有據,對於電影的見解,堪稱半專業;這裏的影迷更加冷靜,幾乎每一位看到藍禮的觀眾,都會主動上前打招呼,但也就僅此而已了,沒有要求簽名、握手或者拍攝,而是樂於停下來閑聊幾句。

盡管如此,電影院的大廳還是圍堵得水泄不通。藍禮幾乎開始懷疑,因為時差的緣故,他是不是記錯時間了?他離開酒店房間的時候,明明已經是十一點出頭了,為什麽現在電影院依舊如此熱鬧?為什麽觀眾依舊絡繹不絕?

為了避免打擾大家觀影,藍禮購買了一張“戰地巫師”的門票,進入了放映廳,這才讓討論暫時到一段落。

可是,觀影結束時,電影大廳裏依舊熙熙攘攘地聚集著一大群人,或站或坐,見到藍禮的那一刻,紛紛圍堵了上來——不是尖叫呐喊、也不是簽名合照,而是……詢問藍禮對於“戰地巫師”的看法,大家站在原地,卷起袖子,大有討論整個通宵的架勢。

這種感覺十分奇妙,似乎是眾星捧月,所有人都圍繞著藍禮一個人轉;卻又似乎是平等共處,每個人都在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即使是藍禮的觀點,可能也會被反駁得體無完膚。

在這個寒冷的冬夜,一群電影愛好者們卻聚集在一起,一杯咖啡、一個甜甜圈、一個話題,這就足夠了。

這樣的柏林電影節,似乎有些不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