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2章 形勢扭轉(第2/2頁)

“藍禮·霍爾:劇組從未想過炒作。那麽,到底是誰在興風作浪?”

“全神貫注投入新作拍攝,‘抗癌的我’值得期待。”

“娛樂至死的又一受害者:藍禮·霍爾。究竟是誰在主導這一切?”

“一心一意的表演狂熱愛好者,卻意外被患上絕症?這是學院公關的新手段,還是嫉妒目光的殘忍迫害?”

“拒絕炒作,專注表演。藍禮·霍爾以實際行動回擊質疑。”

“事實勝於雄辯,時間自有公斷!深陷漩渦之中,藍禮·霍爾展現出難能可貴的大氣魄!”

……

這些支持者們,一個比一個憤慨,一個比一個激動,仿佛之前的落井下石,他們都沒有參與一般,巴不得站出來,為藍禮搖旗呐喊,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甚至願意給藍禮頒發一個“愛崗敬業”的旌旗,表示自己的真心實意。

不僅如此,“紐約時報”的布萊德利·亞當斯更是發布了一篇社論,標題名為“藍禮·霍爾之殤。到底是誰在推波助瀾!”

在這篇文章之中,布萊德利犀利地將箭頭指向了“因為娛樂至死而丟失了追尋真相本身”的無冕之王,他強調,藍禮從來沒有想過炒作,更加沒有想過利用身世背景做文章,卻屢屢成為有心人炮制新聞焦點的工具,這對於快餐時代的新聞行業來說,是一個令人唏噓又令人悲傷的事實。

“當藍禮·霍爾全身心投入電影拍攝時,媒體卻不斷騷擾劇組的安定;當藍禮·霍爾專心致志投入角色鉆研時,媒體卻打著正義的名號謀求自己的利益;當藍禮·霍爾拒絕同流合汙時,媒體卻不管不顧地將臟水扣了過去。

‘我真心的希望,各位記者不要關注我們的劇組,也不要關注我,讓我們好好地投入工作。’

這是藍禮·霍爾在接受采訪時的原話,到底是面臨了什麽樣的困境,才引導出了這番話呢?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奠定了整個新聞的基調和走勢,將娛樂至死的大時代背景勾勒了出來,真正地將矛頭對準了為了制造爆掉而不折手段的媒體自己,尤其是“娛樂周刊”,瞬間成為了無數網友攻訐的目標——這一次,他們也好好品嘗了一下藍禮的滋味。

在此之前,對藍禮聲討不止的網友,不需要任何緩沖地,直接就將槍口對準了“娛樂周刊”,就好像金魚一般,只有七秒的記憶,沒有任何愧疚,沒有任何負擔,沒有任何糾結——準確來說,沒有任何意識,隨波逐流地,開始批判新的對象。只是,這一次“娛樂周刊”剛好撞到了槍口上。

除此之外,“名利場”的黛西·盧卡斯則以別樣的視角關注了這一次的事件。

“藍禮·霍爾的七宗罪,征服了好萊塢的欲望符號。”

這是黛西所撰寫的專欄標題,在文章之中,黛西認為,從“太平洋戰爭”開始到即將揭幕的奧斯卡,雖然藍禮出現在大眾面前僅僅只有一年時間,但藍禮所展現出來的才華、天賦、氣質和個性,卻讓人心生向往,輕而易舉收獲了不俗的人氣,這也使得藍禮成為了眾矢之的,引發了這一次的反對浪潮。

黛西列舉了所謂的“七宗罪”,其實還是在贊揚藍禮,認為藍禮以自己的魅力和實力,成功地在好萊塢占據了一席之地,如此橫空出世的姿態,讓人側目。

但同時,黛西也認為,藍禮還需要進一步證明自己。證明“活埋”和“愛瘋了”不是曇花一現而已,證明奧斯卡提名是經得起考驗的,同時也證明絕對實力終究還是會發光的。

“也許,‘抗癌的我’無法肩負起反駁質疑的重量;但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投入表演的藍禮,卻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演員身份。他,僅僅只是一名演員。”

“名利場”以一種噱頭滿滿卻又誠意十足的方式,表達了對藍禮的聲援。

記者見面會之後,這一次的“藍禮·霍爾”事件似乎有著越演越烈的跡象,媒體內部開始打起了嘴仗,正反雙方都寸步不讓,雖然目前支持藍禮的聲音占據了上風,而且還是絕對優勢,但反對派卻毫不膽怯,堅定不移地將自己的抗議姿態延續了下去。

熙熙攘攘,熱熱鬧鬧,所有人的目光暫時離開了西雅圖,卻開始朝著整個北美蔓延了開來。不僅僅是紙質媒體,也不僅僅是互聯網,就連脫口秀也不由加入了調侃的行列,事情,似乎越鬧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