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9章 徹夜狂歡

看著頭頂上那一片被峽谷收縮成為碗口大小的蒼穹,泛著幽幽的藏青色,淡淡的雲彩緩緩飄過,湧動著一絲靜謐;耳邊傳來息息索索的議論聲,那種壓抑在喧鬧之下的躁動和亢奮,遠遠比吼叫聲要更加洶湧,仿佛可以清晰地聽到血液沸騰的聲響。

“你確定不是忘記攜帶打火機了嗎?我可以向其他人借一盒火柴。”魯妮清冷的聲音將藍禮那飄蕩在路燈底下的思緒拉了回來,她的聲音很有特色,軟弱呢喃之中卻帶著一絲倔強的冷意,仿佛隱藏在皚皚雪山之中的溫泉火山。

藍禮收回視線,看了看自己指尖上的香煙,啞然失笑,“我僅僅只是想要學習一下搖滾歌手的姿態,怎麽,不像嗎?”

魯妮的眼角微微抽了抽,擡起眼平靜地看向了藍禮,沒有說話,但鄙夷的眼神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藍禮不介意地扯了扯嘴角,“我只是在思考,這是一部需要沉澱的電影。”雖然上一世就已經看過了“社交網絡”,但再次觀看,而且還是坐在電影院裏,觀感卻又有所不同,以前看不到的細節都浮現了出來,更何況,“社交網絡”本來就是一部風格淩厲、信息洶湧的作品。

現在藍禮終於明白了,為什麽奧斯卡會選擇“國王的演講”,而不是“社交網絡”;還有,為什麽影評人會更加喜歡“社交網絡”,而不是“國王的演講”。

簡單來說,“國王的演講”呈現的是復古的優雅,也是學院一直在尋找的昔日榮光,典雅、內斂、精致,但卻不會太過張揚、激進、叛逆;“社交網絡”折射的是社會現實,時代的快速變遷和商場的人性陰暗,字裏行間之中對於那些天才的尖銳嘲諷隱藏著一絲大衛·芬奇式的戲謔和調侃。

從一開始,奧斯卡的屬性就注定了,學院只會選擇“國王的演講”,而不是“社交網絡”;就好像第八十四屆奧斯卡一樣,學院選擇了“藝術家”,而不是“雨果”或者“午夜巴黎”,學院終究還是太自戀,終究還是最愛自己。

“你覺得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是一個混蛋嗎?”魯妮歪著腦袋,好奇地問道。

這似乎是一個肯定的答案,幾乎每一個觀看完電影之後都有這樣的感想,尤其是“社交網絡”的宣傳標語就說了:到底需要犧牲多少個朋友才能取得成功?

可是,藍禮的回答卻沒有那麽簡單,“不,我不這樣認為。”魯妮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也沒有著急著追問,而是靜靜地看著藍禮,等待著後文,“我認為,他是一個局外人,一個不被社會所接受的局外人。你知道,很多時候,天才都是局外人,當然,混蛋也是。”

藍禮的答案著實耐人尋味,魯妮細細地回味起了剛才觀看的電影,這才是她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成片。她的戲份並不多,但她看得十分仔細,對於電影的感觸也更加細膩。

……“上帝,這剪輯也太快速了,信息量太大了,我覺得我現在腦袋都還反應不過來。”“必須同意,那個卷毛演員到底是誰,他的表演真的太出色了,真正的馬克·紮克伯格是不是就是這個模樣?”……

兩個人亢奮地討論著,匆匆地從藍禮和魯妮身邊經過,不遠處有五、六個人的小團體聚集在一起,面紅耳赤、熱火朝天地爭執著,爭前恐後地發表著自己的意見。

“‘社交網絡’是獨一無二的,從導演到演員再到角色都是,這可不是其他任何一部電影可以比較的。”“滾,按照你的說法,‘127小時’也是獨特的,還有‘活埋’,但他們都比不上‘國王的演講’好嗎……”“你居然喜歡如此匠氣、如此老成的作品?耶穌基督,這就是典型的英國電影,沒有任何新意……”“……BBC的電視電影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你居然覺得他足夠出色?”“什麽?你說什麽?BBC電視電影?”

熙熙攘攘的意見你來我往、針鋒相對,幾乎來不及反應,辯駁就交叉了開來,上一秒這兩個人還在面紅耳赤地爭執,下一秒兩個人就聯手對抗其他四個人,場面比辯論賽還要更加激烈,讓人懷疑下一秒他們是不是就會卷起袖子,直接打架起來了。

魯妮收回了視線,然後就發現藍禮和她一樣,都在關注那裏的熱鬧,兩個人視線交錯一下,不由莞爾,“所以,你更喜歡‘社交網絡’,還是‘國王的演講’?”魯妮也好奇地問道。

藍禮眉頭微微一蹙,故作緊張地問道,“這應該不是陷阱問題吧?”這讓魯妮忍不住輕笑了一聲,然後就看到藍禮也笑了起來,給出了答案,“‘社交網絡’。”

魯妮有些訝異,強調到,“我們這不是約會。”潛台詞就是,不用為了討好她說出一個違心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