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瘋狂的嘗試

在大屏幕的模擬環境中,火星北極被核彈襲擊,大量的塵埃拋灑出來,遮天蔽日並且形成了強大的撒沙塵暴。

北極區域並不是火星的沙塵暴高發區,因此在一段時間後,沙塵暴就會平息下來,但是遮天蔽日的塵埃會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落在地面上。

此時,覆蓋在冰蓋上的巖石層被炸掉,裸露冰蓋一部分會因為爆炸時候的高溫形成水蒸氣,最後隨著塵埃落下。大部分的冰蓋會在瞬間液化,形成湖泊,水的問題解決了。

在冰蓋的下方還有大量的幹冰,這些幹冰在受熱之後會充滿當地的大氣,豐富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形成未來生命重要的碳源。

“但是北極因為接受的陽光非常少,所以我們需要人工幹預。”

大屏幕上出現了掛在空中的小太陽,這是依靠可控核聚變形成的人工太陽。

人工太陽能夠為北極帶來溫度,保證湖泊長期保持液態,又能夠為光合菌提供溫度和陽光。

“我們不能夠將整個火星都變成宜居的實驗地,火星太大了,但是我們可以將北極變成實驗地。”

大屏幕上還在演示的光合菌的環境的改造。

依照火星環境設計的光合菌對火星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

它能夠在溫度和陽光都適宜的情況下飛速的繁殖,又能夠在極端的條件下保存自己。

就算是人造太陽因為故障突然之間不亮了,溫度瞬間降低到零下七八十度,光合菌也能夠進入休眠狀態保證自己不會死亡。

按照生命科學實驗室的推算。

一個人造太陽覆蓋的範圍大約在1000平方公裏左右,光合菌會在這100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速度繁殖,完成環境改造任務。

光合菌會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來,空氣中會出現氧氣。

大氣的成分將趨近於地球,只是氮氣的含量由地球的第一位變成了火星的第三位。

最開始,實驗室就告知光合菌是伴生生物。

伴生生物的意思,是當光合菌感受到大氣的成分和含量發生改變時,光合菌菌落的內的另一種調節氣候的菌落就會出現。該菌落將和火星植物協同作用,調節大氣的氣候各類物質的含量。

此時適應於火星的植物會出現,湖泊的周圍會出現藍色的火星植物。

火星的植物和地球的並不相同,它其實是光合菌的進化版,出現的目的也是為了調節氣候物質含量。

此時,還需要人工的幫忙。

在北極小環境邊緣地帶,將會有幾個類似於鼓風機一樣的設備。

鼓風機或許會用人造太陽的能源驅動。

鼓風機的作用就是將邊緣地帶外的大氣吸收後噴入小環境地區。

這是為了增加該地的氮氣含量。

調節菌和火星植物開始發揮大氣的調節作用,它們會將小環境的大氣環境盡可能和地球調整一致。

如此地球的一些植物、動物就可以在火星生存,人類也可以在火星移民。

這是未來移民的一種方式。

第二種方式是不需要調節氣候,只需要光合菌大量產生氧氣。

但是需要對未來的人類進行一些誘導手術。

誘導人類的肺部結構,讓肺部結構擁有一個隔膜,隔膜的內部將是可以一種重復循環使用的氮氣。

這樣在人類呼吸入火星比例不對的空氣時,依舊不會有不良反應。

“改造北極的環境,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三到五年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簡單的設備到火星北極去旅行了。”

蕭銘走進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的鏡頭在玻璃房內部,對著下面的巖土。

蕭銘可以近距離看清楚生命科學實驗室創造出來的第一代火星生命體——光合菌。

光合菌的顏色為褐色,在它代謝的過程中,火星巖石中的鐵礦物質將會參與進來,大量的鐵元素也將是的光合菌保護自己的基礎。

它們已經在一號實驗室中大量繁殖,這片荒漠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奇跡一般的生命。

隨後蕭銘查看了背後的二號和三號實驗室。

二號實驗室火星植物已經在生長,和地球的植物不同,通過基因改組創造的火星植物,葉片顏色為藍色和綠色,葉片更大,整個植株都非常堅硬。

這樣堅硬的紮根在土裏,也是為了能夠抵禦不可預料的沙塵暴。

而在三號實驗室內部,該實驗室模擬了最後的終極情況。

蕭銘可以將防化服脫掉,在裏面隨意走動,呼吸。

這就是未來火星北極的感覺。

鄭璇雨和高思綺形成了完整的實驗報告,現場提交給了蕭銘。

是否執行,就要看蕭銘的了。

第一步就是鎖定未來小型生態圈建設的位置,然後扔核彈。

這件事蕭銘還要甚至考慮。

但是本次實驗,盤古科技創造了人類生物歷史上的許多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