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躁動和不安(第2/3頁)

錢怡說道:“公司的底線在文件最後一頁,其余的談判權就交給你了,好好做。老板說,公司的新能源部門需要更優秀的人才。”

“得了吧。”廖昌學還是耿耿於懷,“技術都要轉讓了,哪還要什麽人才。”

錢怡笑了笑,沒有說話。

當天,盤古科技L1電池尋找合作夥伴的公告就掛了出去,震驚整個新能源行業。

“盤古科技瘋了!真的瘋了!”原本在等待盤古科技合作提供新能源電池的夏國某車企說道,“這麽大一個市場,他們居然不想自己做,還想技術轉讓?”

一些小型的鋰電池工廠得到消息後說道:“寧德時代生產幾枚性能極其一般的電池都像寶貝一樣揣在懷裏,生怕能丟了,泄密了,我們去找到進行技術指導還像賊一樣防著我們。盤古科技居然大張旗鼓歡迎合作,還技術轉讓,這太大方了吧?”

“盤古科技不缺錢吧!這可是壟斷夏國芯片行業操作系統行業的企業,不缺錢為什麽會技術轉讓?”

而BYD和寧德時代等在夏國處於電池行業龍頭地位的企業則有些發懵了。

L1電池的性能他們看到過,遠超松下,更別說和自己生產的電池比了。

他們正在研究盤古科技到底是怎樣電池技術,這還沒有摸到門檻,盤古科技居然對外公布主動合作。

那麽難題擺在兩家企業的面前。

是選擇爭取和盤古科技合作,一下就獲得了全球領先的鋰電池技術。還是繼續想辦法研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爭取在技術上超過L1電池。

情感讓大家選擇獨自研究,理智讓大家選擇合作。

研究是一件花費大量精力和金錢的事情,而且在投入之後還不一定取得效果。

有多少家企業喊著口號,說三年超過三星SDI,五年超過松下,現在都多少年過去了,依舊跟著三星和松下屁股後面跑著。

合作,一定是雙贏的。

“派人去和廖昌學談談?”BYD的高層開始動搖,“都是夏國的企業,都要面對東洋和南韓的競爭,我們已經站在一條戰線上。”

“這是技術轉讓性合作,技術轉讓後,我們將獲得生產L1電池的所有技術,一舉成為全球領先的鋰電池生產企業,我們將節約大量的科研經費和時間。獲取L1電池生產技術後,我們可以將重點和精力放在下一代電池的研究上。”

“我們BYD的汽車將和特斯拉的續航一樣!”

寧德時代:“立刻和盤古科技聯系,和廖昌學聯系,看看他們有什麽條件!”

“技術轉讓啊!看清楚是技術轉讓!不是艱簡單的授權生產。獲得技術以後,搶奪三星、LG和SKI的市場不再是幻想了!”

“我想,南韓的企業開始緊張了。”

有些品牌大家以為它已經消失了,虧本破產,其實它依舊活得好好的,還活成了行業的頂端。

在復雜多變的商場和消費者需求上,這些公司都不斷在調整著自己的應對策略以求讓自己努力在這個市場上生存下去。

松下是這樣,三星和LG也是這樣。

或許我們可以不購買三星和LG的手機,但是我們無法不關注三星和LG的集成電路和電池。

這兩家電池行業活得很滋潤的企業在中高端電池市場基本是壟斷。

正當兩家企業把酒言歡共慶美好時光時,他們發現自己引以為豪的行業突然不好做了,發現原本是處於技術領先的自己,居然變成了技術落後。

前面的松下什麽的就不說了,有技術差距大但是不大,但是盤古科技怎麽也摻和進來,而且一不留神就做到了行業第一,還通過了特斯拉的檢驗。

三星SDI總部,所有高層停止了休假,集中起來研討對策。

“羊城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各種消息滿天飛!”

“L1電池的性能到底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厲害?”

SDI部門負責人金松齋拋出一個個問題,在下面滿頭大汗的是夏國事業部的負責人們。

“我們得到的消息是電池的確通過了特斯拉的驗收,特斯拉已經把部分電池托運回米國了。聽說電池組不會馬上上車,而是要進行一些列的深度研究確認盤古科技的技術來源。”

“真的是這麽厲害啊。”金松齋很是郁悶的說道:“這家公司到底是什麽時候冒出來的!為什麽過去一點消息都沒有。”

“是盤古科技的下屬部門,一個半月前剛剛接受了松下的電池工廠,短時間就生產了超越松下的電池。”

金松齋只是覺得自己的心裏堵得慌!

三星SDI部門也是經過不斷的進步、探索、科研和嘗試,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憑什麽盤古科技才剛剛進入這個行業不到兩個月就能成為行業的領軍人物。

最讓金松齋感到喘不過氣的是,盤古科技自己用這個技術賺錢就算了,居然還要弄個什麽技術轉讓合作,歡迎夏國的所有企業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