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他鄉遇故知(第7/8頁)

“周大哥,你饒了我吧,真的很抱歉,你知道身在大洋彼岸的留學生,是何等的思念祖國,思念家鄉,思念親人嗎?”

放下電話,賈士貞笑笑說:“祖瑩,走,咱們找個地方,在國內我還從來沒有好好請過你,今天我來做東。”賈士貞看著華祖瑩,“咱們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呀,你對我,可是有知遇之恩……”

華祖瑩突然伸出手,一下子捂住賈士貞的嘴,她只覺得自己的心臟陡然間狂跳起來,滿臉灼熱。

賈士貞感到這只柔軟、豐滿的手,像冰塊一樣寒冷,他顫栗了一下,怔住了。

賈士貞穿著筆挺的西裝,系著一條紫色白點領帶,出了宿舍樓,看看華祖瑩,卻不知道往哪兒走,華祖瑩突然說:“你們不是有紀律嗎,不能單獨行動?”

賈士貞說:“那是出外,在學校裏可以。不過,要不是你來,我真的不會一個人單獨行動。因為我那蹩腳的英語根本不敢說出口,說了人家也聽不懂,有了你這位大翻譯,我一切聽你指揮,心裏踏實多了!”

確實,賈士貞完全沒有了在莫由省委組織部的風度,更沒有了在西臾當市委組織部長的威風。他並不是因為異國他鄉的陌生環境,而是面對滿眼的黃頭發、藍眼睛的美國人,他無法和人家溝通和交流。只要看到別人在對話,他就頓時覺得自己完全沒了自尊,完全像個白癡!在國內,尤其是在集訓的那段時間,和那些臨時組合起來同學,不僅上課時努力學習英語,課余時也盡力用英語交流日常生活的單詞,常常鬧出讓人捧腹大笑的笑話來。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反而覺得新鮮有趣,然而一到美國,才感到他們所學的那點單詞,與美國人根本無法交流,簡直就是牙牙學語的孩子。

出了宿舍樓,是一條並不寬的馬路,馬路兩旁是大片還沒有完全枯萎的草坪。到處一片寂靜,很少見到走動的學生,賈士貞向四周看看,完全不像中國的大學校園,這裏沒有圍墻,像處在一個偏僻的鄉村,又像一個無人問津的公園。

賈士貞說:“祖瑩,你們學校也是這樣?”

華祖瑩笑笑,說:“美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是開放的,沒有圍墻,而且大部分名牌大學都不在大城市。你看在美國的東海岸有多少名牌大學,像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這八所大學稱為常春藤盟校,都是美國首屈一指的一流大學。歷史悠久,治學嚴謹,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政界要員、商賈巨子都畢業於此。在美國,常春藤盟校被作為頂尖名校的代名詞。這八所名牌大學都集中在美國東部沿海岸,而且全部是私立學校。我們學校和這裏很相似,建在偏僻的新罕布什爾州的一個小鎮上,可環境十分優美。”

“是啊,在二千六百年前,齊國的政治家管仲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表明榮辱觀的形成、倡導與人的生存條件以及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也說明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內在關系。”

拐上一條並不寬的柏油馬路,繼續往前走了不遠,路邊出現了各式小商店,路上時而有轎車駛過,行人也多起來了,但多數都是白種人。

華祖瑩說:“這裏恐怕沒有中餐館!”

“幹嘛一定要吃中餐,我們吃了幾十年中餐,有機會嘗嘗西餐有什麽不好!觀念要改變,生活習慣也要改變。”

華祖瑩笑笑:“我怕你不習慣。”

“我們是來接受西方教育的,得先從飲食文化開始。”賈士貞說,“我現在最頭痛的就是語言上的障礙。我們什麽時候能達到你們這些人的語言交流水平就好了。”

“你要鍛煉,不要不好意思,要多和美國人交流,不交流,靠翻譯,永遠不會有進步。”

來到一家餐館門口,只見大門上方有一排綠色的霓虹燈字母:Hawaii。

華祖瑩停住腳步,指著那排字母說:“士貞,你拼拼看,這是什麽意思?”

賈士貞不吭聲,想了半天,漲紅了臉,抓了半天腦袋,說:“什麽‘夏’什麽‘衣’吧!”

華祖瑩笑起來了,說:“不簡單,你再想一想,美國最大的島嶼。”

賈士貞一拍腦袋:“夏威夷!”

華祖瑩一下子眉飛色舞起來,未加思索地挎著賈士貞的胳膊,進了餐廳。這個動作自然得如同一對一往情深的情侶。等到賈士貞意識到時,似乎有點尷尬,急忙脫開自己的胳膊。

華祖瑩在餐廳裏掃一眼,很快在角落裏找到一張兩人座的餐桌。兩人坐下後,華祖瑩說:“美國不像中國,大小餐館都有年輕女子迎接顧客,餐廳的服務人員什麽樣的人都有,有的甚至還是上了年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