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和市委書記一起搓澡 想找“幹貨”,要下去調研(第4/9頁)

“生產還正常嗎?”

“今天廠領導分別去做了工作,下午能陸續開工。”

侯衛東點了點頭,用目光與幾位幹部打了招呼,才道:“我分管企業,這裏就是我的工作地點,不叫視察,叫做認路。”

蔣希東道:“侯市長,我們到會議室,班子向你集體匯報,請你作重要指示。”

“別這麽客氣,我過來就是商量工作,不必加上匯報和指示,大家就是商量工作。今天我先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廠區,然後請大家談一談想法。”侯衛東不過三十來歲,在一群四五十歲的廠領導面前顯得很是年輕,可是他在裏面遊刃有余,很是從容。

這讓暗中觀察的任林渡感到頗為氣餒,心道:“想當年侯衛東在青幹班上不過就是一個配角,當了幾年領導,居然氣質大變,他的運氣真的太好了。”

侯衛東和蔣希東肩並肩親切交談著,班子成員跟在身後,前面是廠宣傳處的同志在拍照。

在侯衛東的想象中,絹紡廠的情況應該很糟糕,和以前的益楊土產公司差不多,但是進了廠區,他驚奇地發現廠區特別幹凈,綠化也搞得很好。走到車間,只有幾個工人在裏面搞維修,侯衛東順手在機器上摸了摸,機器上沒有多少灰塵,觸手的機器一片瓦藍。

“這機器很新嘛。”

“這是前年技改時買的機器,在嶺西省處於領先水平。”

侯衛東在廠區走了一圈,大家坐在了會議室,他沉默了一會兒,道:“我想問一個問題,絹紡廠設備好,又有幾十年經驗,為什麽沒有效益?請諸位回答我這個問題。”

幾個廠領導面面相覷,蔣希東正要開口,侯衛東做了一個阻止的手勢,道:“蔣廠長和我交流過了,你最後作總結發言,我想聽聽其他領導同志的想法,今天是小範圍的交流,我想聽真話,聽幹貨。”

等了一會兒,一個戴著眼鏡的胖子道:“我是分管供銷的副總經理,叫成永貴。”他自嘲了一句,道,“此成永貴不是彼陳永貴,那個陳永貴是副總理,我這個成永貴是副總經理,差之毫厘,謬之千裏。”

“我是副總經理,如果套行政級別,至少也是處級吧。前些年,亮一亮沙州絹紡廠的牌子,一路順風,辦事容易,吃香喝辣,確實過了幾天好日子。現在大中型企業日子不好過,信用如高台跳水,從跳台上落到了水裏面,而且是落在了水池的最深處,現在都還沒有浮出水面。我去聯系業務,不少老朋友避而不見,唯恐沾上手,堂堂處級幹部比不上個體戶,比不上鄉鎮企業小老板。”

說到這裏,侯衛東插話道:“這個觀點,如果放在前幾年,是符合現狀的,現在國有企業改革這麽多年,除了所有制未變,該松綁的都松了,該放的權都放了,我們不能再抱怨市場了。”

蔣希東對侯衛東一直帶著“外行領導內行”的觀念,當聽到“所有制”三個字時,他暗自吃了一驚,道:“侯衛東此人眼光毒,一句話點到了關鍵,小覷不得。”這時他又想起了易中嶺說過的話:“侯衛東心狠手辣,油鹽不進,他來分管企業,老兄可要留點神,成津的老方縣長、李東方、方傑,三個家庭破滅,三條命丟在了侯衛東手裏。”

成永貴被侯衛東搶白了一句,神情不變,繼續道:“我們在外面打開銷路要低聲下氣,回到了家裏仍然要拜婆婆,哪怕是政府機關最小的辦事員也能卡住我們的脖子。”

侯衛東皺了皺眉毛,道:“成總,我們是內部交流,這些情況我都了解,說點幹貨,為什麽銷不出去,是產品質量不行,還是銷售渠道的問題,或者國際國內行情,一是一,二是二,實在一些。”

絹紡廠領導匯報到了中午1點20分,等到另一位副總經理談完,蔣希東抽空道:“侯市長,到吃飯時間了。”

侯衛東道:“廠裏廚師罷工沒有?沒有罷工就好,我們在廠食堂吃飯。”他看著還沒有匯報的幾人道:“這樣,我們不必餓著肚子工作,到餐桌上去,邊吃邊談。”

蔣希東道:“侯市長,你是第一次與班子見面,不能太隨便了,到外面去吃。”

侯衛東堅決地道:“讓夥食團弄些家常菜,夠吃就行。”

一行人走到了廠區,自從在上青林小學經常呼吸新鮮空氣以後,他很看重小區的整潔,這不是面子問題,而是反映領導者精神面貌和品位的問題。他到青林鎮當副鎮長,在青林場鎮栽了許多桂花樹,糧站老邢對此很是欣賞。不過事情都有兩面性,桂花樹作為行道樹,档次是上去了,可是長得太慢,幾年時間還和當初差不多,當太陽把人曬得發昏時,有人也罵:“就是當初侯衛東要栽桂樹,如果栽黃桷樹,現在也可以遮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