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借市委書記之手敲打“老同志” 市委書記眼中的“刺兒頭”(第4/9頁)

“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改變就來自季局這一屆。”侯衛東士氣正盛,他能理解季海洋的心情,卻沒有太多共鳴。

“你分管哪一塊,黃市長找你談過沒有?”

侯衛東繞開了這個話題,道:“不管哪一塊,都得經過財神爺這一關,所以先敬財神。”

季海洋失了一會兒神,道:“我不想在沙州幹了,想到茂雲工作。”季海洋曾經當過祝焱的大管家,他此次沒有當上副市長,到茂雲去投靠祝焱也很正常。

侯衛東道:“祝書記手裏正缺人手,你若去,他肯定歡迎。”

季海洋又搖了搖頭,道:“以前祝書記倒說過此事,現在他們那邊也剛搞完換屆選舉,我錯過了機會,而且我這樣過去,若祝書記調走,我的日子就難過了,還不如留在沙州當財政局長。到茂雲去,只能說說而已。”

季海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心思沒有說出來:“在當財政局長期間,他了解黃子堤的為人,如今黃子堤成了市長,這個財政局長就會被架在火上烤,更容易犯大錯。”這才是他想離開沙州的真實原因。

喝完了兩瓶不知價格的原裝洋酒,季海洋有了三分酒意,侯衛東不準他喝了,道:“夠了,下午還有事。”

出了門,見到劉莉坐在外面,專心看著電視,侯衛東低聲道:“季局有些酒意了,你讓他稍稍休息一會兒。”

下了樓,侯衛東給高健打了電話,道:“高主任在忙什麽?我想到你的老根據地泡澡,我們赤誠相見。”

高健道:“衛東市長真是禮賢下士,那我到水平的澡堂子等你。”

侯衛東道:“也不急,現在時間還早,下午五點半,我過來泡澡,晚上兄弟兩人喝一杯。”

高健為人極精明,試探道:“侯市長,你來分管南部新區嗎?”

“這事還沒有定論,高主任,莫非你只接待分管領導嗎?”

高健呵呵道:“衛東不僅是市長,也是好兄弟,我隨時歡迎。”又問道,“需要叫上南部新區的其他領導嗎?”

侯衛東道:“不必了,有你在就行了。”

侯衛東跟高健取得聯系以後,回家睡了一覺,四點鐘,開了奧迪車,直奔南部新區。

南部新區與益楊開發區基本上同時起步,按理說,沙州條件遠比益楊要好,可是開發區給人的感覺很不好,第一是淩亂,第二是圈起來的空地多,第三是工業區和生活區混雜。

將奧迪車停在一片殘缺的圍墻處,侯衛東站在圍墻朝裏看,正巧見到兩個人在草叢裏喀嚓照相,順著這幾人的鏡頭,可以看到一大片一人多深的茅草。

侯衛東在開發區工作過,馬上明白了這是什麽意思。他等了一會兒,這幾人越來越近,他認清了來人,不禁一樂,喊道:“杜記者,劉記者。”裏面的人正是《嶺西日報》的記者杜成龍和劉瑞雪。

杜成龍與侯衛東是老相識了,他走過來與侯衛東握了手,沒有隱瞞意圖,道:“王主任又搞了一個命題采訪,叫做再訪開發區,我們是在這裏拍照的。”

“你們覺得南部新區如何?”

劉瑞雪指了指土裏一人深的茅草:“總體上還行吧,與沙州的經濟地位相稱,在省裏排在前五位,不過在我看來也是問題成堆,這個工地至少放了三四年,否則茅草不會這麽深,這不符合規定的。”

侯衛東胡亂找了理由,道:“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後,沿海制造業成了企業明星,內地企業沒有便利的交通條件,難以參與國際大分配,因此開發區難搞,這是大環境使然,要破解這個難題,還得利用西部大開發政策。”

劉瑞雪認真地記了下來,道:“侯市長說得很對,企業發展也有內在的規律,沿海城市搞開發區有先天優勢,我們內地生搬硬套,效果不明顯。”

侯衛東又把話繞了過來,道:“盡管取得的效果不明顯,但是總有些效果,如果沒有開發區,嶺西發展更吃力,開發區有存在的價值,我們要辯證地看問題。”他又問道:“就你們兩人嗎?”

“是段主任帶隊。”

“段英當主任了嗎?”

“年初就當了主任,接了王輝主任的班,王輝當副總編了。”

侯衛東熱情地道:“相逢不如偶遇,既然見了面,我們一起去采訪高健。雖然他調至建委,可是論到對南部新區的了解,他還是數一數二。”

高健沒有想到侯衛東帶著一幫子嶺西記者來到了脫塵溫泉,將記者安置好以後,他將侯衛東拉到了一旁:“侯市長,怎麽還有記者護駕?”

侯衛東笑道:“你這位南部新區的老領導得好好感謝我,我經過南部新區,正好看見這幾位記者在開發區裏拍照,他們是來重訪開發區的,我就把他們正式請了過來。這些記者都是雙刃劍,關系好了,能幫南部新區辦不少事情,關系弄得僵了,四處煽風點火,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