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成為副市長候選人 成為副市長候選人(第4/9頁)

侯衛東道:“你們太能聊了,現在什麽時間了。”

劉光芬心情很好,道:“我們聊得這樣高興,主要原因是你們回家的時間少了。”

“我們住在一個院子裏,三天兩頭地見面,比起那些幾年見一次面的人家,要好得多。”侯衛東又道,“媽,剛才看新聞,全國各地煤礦都在出事,我事情多,你和爸到礦上去看一看。何紅富雖然能幹,他畢竟是外人,出了事情還得讓我們家來頂著。”他對父母還是有所保留,暫時沒有提及出任副市長的事情。

劉光芬對著裏屋的侯永貴道:“老頭兒,明天我們到益楊去,你早點休息,給我當駕駛員。”

侯永貴在部隊和派出所工作了幾十年,向來喜歡戶外活動,退休在家以後,他天天跟在劉光芬後面,早就悶得發慌,聽說要到益楊火佛煤礦,高興地道:“好,明天我去加油,到火佛煤礦去。”

侯衛東以前買了一輛皮卡車,現在已經成為了侯永貴的專車,他天天開車送劉光芬買菜,將車擦得鋥亮。第二天一大早,侯永貴將車檢查了一遍,然後開車直奔火佛煤礦。

到了益楊火佛煤礦,好幾輛裝煤的大車停在門口。劉光芬和侯永貴每隔一個月都要到煤礦,礦裏的員工很多都認識他們倆,見到這輛車,有礦工就給井下的何紅富打電話。

過了一會兒,何紅富走了出來,他臉上黑一塊白一塊,在門外水管沖了臉進門後,拿杯子狠狠地喝了一大口水。

劉光芬坐在辦公桌後面,她當了一輩子老師,端架子的本事還是有的,平靜地問:“今年已經到了8月,總體行情還行吧?”

何紅富用手擦臉,道:“去年年底形勢有了好轉,年初又差了些,春節以後形勢又好起來。如今大中型煤礦坑口價上漲到每噸146元,無煙煤比年初每噸上漲了20元。”他在火佛煤礦工作了好幾年,對煤礦生產技術和行情了解得很清楚。

煤炭行情的好轉是有多種原因的,首先是擴大內需政策的拉動作用,擴大內需帶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2000年達8%,電力、冶金、建材等耗煤行業都有了較大發展。火力發電比上年增加10.1%,鋼產量增長3.4%,水泥增長了4.2%,這些自然要增加用煤。其次,是幾年的關井壓產“控制”作用,煤礦數量由8萬多處減少到約4萬處。還有煤炭出口的“緩解”作用,去年的出口量比前年一下子增加了將近50%,出口達5884萬噸,多出口近2000萬噸,不但擴大了國際市場的份額,對國內市場也有一定的緩解。這幾條再加上國際因素: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油價頻頻上調,用戶從降低成本考慮,認為還是燒煤劃算,從而增加了煤炭需求。

侯衛東買煤礦時,堅信資源型企業一定會漲起來,可是何時能漲,漲到什麽程度,他完全不清楚,而原來的火佛煤礦老板周強在最低潮時進入了煤礦,賺了小錢,卻沒有頂住煤炭行業的寒冬,苦苦支撐幾年以後,將煤礦低價轉讓給侯衛東。

原礦主周強賣掉火佛煤礦以後,進入軋鋼行業,生意還行,但是在短期內比起火佛煤礦的厚利就差得太遠。

談了基本情況,何紅富臉上出現些難為情的表現,道:“劉總,這些話我原本不想說。”

劉光芬忙道:“大家是這種關系了,有什麽話就直說。”

何紅富道:“我為這個礦花費了不少心思,雖然衛東給我的錢也不少,可是比起貢獻來說,還是不足。”

劉光芬腰就坐直了,道:“紅富,你直說,要加多少錢。”

何紅富略為有些尷尬,但是仍然堅定地道:“我不想加錢,能不能看在我為火佛立下的汗馬功勞之上,給我一定的股份?”

何紅富提出這個要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侯衛東一家人都不懂煤礦管理,也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管理,他作為搞業務的礦長就格外重要。可是廠裏財務科長是吳海縣絹紡廠的財務人員,出納是劉光芬的侄女,他在經濟上很難做手腳,只能拿點固定工資,眼睜睜看著侯衛東賺大錢。

劉光芬只是名義上的老板,這種重大決策她不敢做,道:“這是大事,我得認真考慮。”

何紅富道:“我這個要求不過分,火佛煤礦每年利潤厚得很,作為創業者,還是應該給予我一些鼓勵。我早就想跟侯衛東說,只是他平時忙得很,不好用這些小事來打擾他。”

帶著滿腹的心事,劉光芬返回沙州,在路上,她對老伴道:“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們每年給他十幾萬,他還想怎麽樣。”

侯永貴一邊開車,一邊道:“我們老了,與時代脫節了。這事就讓小三去解決,我相信他有好辦法。”

回到沙州,劉光芬急急忙忙將侯衛東叫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