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罪一次,要彌補無數次 心態不好,到哪裏都不舒服(第2/7頁)

第四次,一夜之間,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突然進入了勝寶集團項目用地,數百名警察組成了人墻,數十輛警車形成了屏障,保護著勝寶集團強行施工。村民則是全體出動,與警方發生了激烈沖突,二十多名村民被打傷住院,警察也有數人受傷。

隨後,數名村民被拘留。

作為《政經評論》嶺西負責人,段穿林很敏銳地盯著茂東市,基本上記錄了每個過程。

在電話裏,段穿林饒有興致地問道:“侯局長,你當初為什麽要力排眾議,否定意向性協議?是否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侯衛東盡量避免幸災樂禍,客觀地道:“如果成津財力雄厚,接受勝寶集團的條件未嘗不可,現在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啊。雖然我沒有見到勝寶集團與茂東簽的協議,可是從勝寶集團與成津縣簽訂的協議來看,條款好不到哪裏去。勝寶集團把原本應該由企業承擔的費用轉嫁給了地方,地方財政銀根吃緊,只能轉嫁給當地村民,以至於形成今天的局面。”

段穿林追問道:“侯局長,我有一點迷惑,凡是有一定行政經驗的人,都應該能夠預料到這種情況,為什麽茂東市不怕麻煩,非得接受這種苛刻條件?從道理上說不過去。”

侯衛東道:“嶺西實行的是競爭性體制,經濟發展水平作為提拔幹部的硬性指標,這涉及各地官員的政治前途,大家對此自然十分重視,茂東是經濟弱市,改變的欲望就更加強烈。”

段穿林拿出了記者窮追不舍的勁頭,道:“這一次你從成津縣委書記的位置上調到農機水電局,可以說是市委對你的變相懲罰,承認這一點嗎?”

侯衛東笑了起來:“呵,呵,移山同志,這是正常的工作調動,作為黨員,我必須無條件服從組織的安排。”

段穿林的筆名叫做移山,以段穿林出現在眾人面前時,他態度平和、彬彬有禮,以移山之名出現在雜志或是內刊上,他咄咄逼人,直指要害。

段穿林緩和了口氣,道:“侯局,今天不是采訪,我只是想了解真實情況。隨著經濟發展,類似的事情肯定會越來越多,勝寶集團是一個好標本,我要認真進行解剖。”

侯衛東道:“移山,你要研究茂東,我沒有意見,只是有一個請求,研究茂東時,最好不要把成津扯進來。對於我來說,以成津來反襯茂東有失忠厚。”

段穿林對這個請求避而不答,道:“近期跑基層比較多,發現政府帶頭違法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茂東這個案例之中,政府嚴重違反相關程序,比如,村民承包的土地被征用並強行平整,除了一張政府公告以外,平整土地前沒有簽任何協議,而且據我調查,嶺西省發展和計劃委員會對勝寶集團項目沒有立項批復,目前從頭至尾,茂東政府都是在違法操作。”

侯衛東道:“你站在政府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也就想得通了。茂東政府為了留住勝寶集團,因此采取了一邊進場一邊辦手續的辦法,出發點是好的,若是他們辦事拖拉,說不定還會冒出另外的競爭對手。”

段穿林尖銳地道:“法律、法規以及政策就是規則,政府應該帶頭遵守,不能因為有理由就隨便違反遊戲規則,一句話,縱有千般理由,政府也不能違法行事。”

侯衛東道:“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相當部分是打破舊有規則而建立起來的。以現實經驗來看,一個地區遵守遊戲規則往往意味著失去先機,這是嶺西省情所決定的。基層幹部頂著風險吸引外資,說到底,也是為了促進地區發展。”

聽了侯衛東為茂東市的辯解,段穿林笑了起來,道:“嶺西有句俗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侯局長明明反對勝寶集團的不平等協議,當聽到我攻擊茂東政府時,還是不由自主地為茂東進行辯護。”

就在侯衛東和段穿林這一次電話結束後不久,茂東市唐台縣村民集體來到嶺西省政府,在省政府外面拉起了標語。茂東市政府得到了電話通知以後,由副市長帶隊到了嶺西,用盡各種辦法將上訪的五十九個村民帶回了茂東。

此事發生的晚上,周昌全給侯衛東打了電話。

周昌全難得地誇獎了侯衛東:“勝寶集團條件苛刻,地方政府好大喜功,沒有維護當地老百姓的利益。不擇手段上項目是為了提高地方經濟實力,情有可原,可是以群眾利益為代價又實在不可取,衛東,你的頭腦很冷靜。”

“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您的教導。”侯衛東送給了周昌全一頂高帽子。

他在心裏暗叫僥幸,若是自己稍有軟弱,屈從於勝寶集團施加的壓力,此時坐在火盆上烤的就是成津縣,他在心裏發了一聲感慨:“從政之路真是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