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讓“領導的領導”看上你? 新機遇從天而降(第4/5頁)

侯衛東所談的問題,都是這兩年來昌全書記在會上反復講的問題,他細致研究以後,將其最關注的問題抽了出來。果然,當他發言完畢之後,由於其內容和水準都與平常發言不一樣,全場一片寂靜,沒有人急著在他後面發言。

郭蘭作為組織部的兩名青年代表,也參加了這個討論會,她見到侯衛東並不吃驚,可是聽了其發言卻是大吃一驚。

在益楊組織部,她與侯衛東短暫地做過同事,而且還是他的領導。侯衛東當時在科裏只是做些日常性事務,抄些報表,寫點小豆腐文章,這些事情就是尋常高中生也能做,因此在工作能力、知識水平這方面,郭蘭實際上並不了解侯衛東。

當侯衛東發言結束,郭蘭頓時產生了“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的感覺,心道:“難怪他能成為益楊風雲人物,確實有水平,益楊新管會能有今天這樣的成績,他功不可沒。”

“什麽時代了,還借著組織的名義搞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是現實生活中的封建遺毒。”郭蘭從事組織工作已有好幾年了,見到了不少官員的起起落落,祝焱調到茂雲不久,侯衛東便從新管會被調到了科委,其中的原因,她看得很清楚。

團市委書記石磊是討論會的組織者,他拿起了參加討論者名單,問旁邊的團市委副書記:“這是誰?他做了自我介紹,我沒有聽清楚,是我們團委系統的嗎?”

旁邊一人道:“不是團委系統的,好像是益楊科委的。”

石磊在名單中尋找著,最後定格於“益楊科委侯衛東”。

周昌全聽了侯衛東的發言也很意外,對黃子堤道:“這個小夥子是誰?很有水平。怎麽覺得他有三分面熟,我見過嗎?”

黃子堤側過身體,道:“昌全書記,你見過這個年輕人,他叫侯衛東,以前是益楊新管會主任,今年調到了益楊縣科委。”

“記起來了,我到益楊新管會去參觀,就是他做的介紹,怎麽調到縣科委去了?”

“具體情況不清楚。”黃子堤一邊搖頭一邊補充道,“去年嶺西報社對全省開發區進行了調查,益楊新管會綜合排名是全省第四,一個縣級開發區能得到這樣的排名,很不錯。我記得他是學法律出身的,在基層當過副鎮長,還當過益楊縣委辦副主任、新管會主任。”

除了侯衛東以外,黃子堤還安排了另外兩人參加這次討論會。從他的角度來說,這三人誰當周昌全的秘書都可以,聽了侯衛東的發言以及周昌全的反應,他知道另外兩個人基本沒有可能性了,所以特意向周昌全推薦侯衛東。

周昌全“嗯”了一聲,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侯衛東,道:“看來我們沙州也有人才,不僅僅是外來和尚會念經。”

侯衛東準備得充分,臨場發揮很出色,給自己打了九點五分,發言完畢以後,徹底輕松下來。他觀察著周昌全的表情,發現周昌全並沒有笑容,便將表情弄得更穩重一些,提起筆,認真做筆記。

包括團市委書記石磊在內,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場討論會是普通的討論會,只是青年論壇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而已。

為啟動青年論壇,石磊曾經給市委寫了報告,但是他壓根沒有想到周昌全書記會親自參加討論會。在討論會開始時,他心裏還有幾分忐忑,擔心發言質量不高,讓兩位領導小看了這一批青年幹部。等到侯衛東發言完畢,他懸著的心才放進肚裏,長長地松了一口氣,暗道:“真是天助我也。”

而其他參會者,多數事先沒有充分準備,聽了侯衛東的發言,自覺相差太遠,當侯衛東發言完畢,座談會一時有些冷場。石磊是會場主持人,他口才極好,見冷場以後,便開始熱情洋溢地發表著動員講話,又給幾位縣團委書記遞眼色。吳海縣團委書記看懂了石磊的眼神,他清了清嗓子,開始發言。

討論會進行到四十來分鐘,周昌全發表了一個鼓勵青年人的簡短講話,離開了討論會現場。當周昌全、黃子堤等人離開以後,會場出現了一陣嗡嗡聲,眾人的心情和表情都放松下來。

侯衛東完成了任務,如看戲人一般,聽著青年們的討論發言。這些青年人都是各地各系統的精英人物,可是他們的發言沒有什麽深度,也沒有特別精彩的地方。

祝焱等領導都是經過很激烈甚至是慘烈的競爭才升至縣委書記職務,不論是工作能力還是自身素質,都達到了一定水平,侯衛東長期跟在他的身邊,接觸面更廣,眼界開闊。當上新管會主任以後,又經常與企業家打交道,這些經歷使侯衛東比一般的同齡人更加成熟,聽這些年輕人發言,總覺得差點什麽。

散會之後,侯衛東收起提包就往外走,一路之上,不少人都偷眼打量著他。快到門口處,見到郭蘭站在門口,兩人的目光便碰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