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領導都想用自己熟悉的人 祝焱走了,誰來當縣委書記(第2/6頁)

“這樣辦,你先帶他到新管會參觀,午餐安排在小招,我和王輝見面。”楊森林痛快地答應了侯衛東的請求,當侯衛東出門時,他若有所思地看著這位年輕屬下挺直的背影,心道:“侯衛東很少來主動匯報工作,今天過來,他肯定得知了祝焱要調走的消息,這是在投石問路。”

11點,王輝的普桑下了益楊高速路道口。車停在道口上,視線所及,是一大塊平地,水泥路縱橫交錯,把這些平地分割成棋盤狀,有六幢樓房已經完工,工人們正在貼墻磚。

杜成龍拿起相機,正調著鏡頭,侯衛東帶著新管會一班人就出現在鏡頭之中。他們走得很快,臉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杜成龍麻利地按下了快門,同時為這張照片想好了一個名字:“前進中的新管會”。

侯衛東指著步高的樓盤以及李晶正在開工的樓盤,語帶自豪地道:“王主任,新管會這張答卷如何,能評多少分?”

“還不錯,但是要看完以後才能準確評價。”新管會在短時間內發展成這樣,遠遠超出了王輝的預料,他還是習慣性地打了伏筆。

侯衛東帶著王輝一行,沿著新管會新修的環線,先到開發區,參觀了正在安裝設備的秀雲藥廠,又看了啤酒廠、軸承廠和通遠機械廠。這幾個廠都有現代化廠房,顏色、規格統一,整整齊齊地排在新管會內環線北側。

王輝伸了伸大拇指:“東南亞金融風波起後,各地開發區都出現了大量半拉子工程,新管會大部分項目都在正常開工,了不起。”

在新管會工地上轉了一個多小時,看完了所有在建項目,氣氛很不錯。走完最後一個點,侯衛東擡手看了表,道:“王主任,縣委楊書記聽說你要來,特意在小招待所準備了便餐,我們現在過去吧?”

王輝沒有推辭,道:“我正準備采訪楊書記,既然中午能夠見面,下午我就搞個正式采訪。”

車到小招待所,楊森林的小車剛剛開了過來,同行的還有宣傳部長劉軍。

楊森林放下了縣委副書記的架子,握著王輝的手,道:“王主任,我們倆可是老相識了。我以前在沙州市委搞過信息工作,有一期內參上同時發了我們兩人的文章。”

王輝發表的文章很多,一時沒有想起是哪一篇文章,經楊森林提醒,他才想起,道:“那是按照省委要求進行的采訪,有十多篇報道,楊書記那篇文章是沙州唯一中選的,很受好評。”

楊森林代表益楊縣委高規格地宴請了王輝。午飯後,楊森林又隆重向王輝發出了邀請:“下午3點,在益楊賓館召開益楊新規劃匯報會,由北京城市設計院作主匯報,縣裏邀請了部分沙州退居二線的老領導、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建委、《沙州日報》等市級相關部門來參會,益楊這邊是全體在家的縣級領導參會。”

他熱情洋溢地道:“益楊新規劃是縣裏的重點工程之一,是益楊由縣級城市邁向中等城市的基礎性工作。王主任是省報資深記者,我代表縣委邀請王主任參加本次會議。”

王輝彬彬有禮地道:“很感謝楊書記給的這個機會。報社每年都要搞專題研究,今年分給我的題目就是縣域經濟發展,能參加這個會,是我的榮幸。”

王輝原本是采訪新管會,但是縣委副書記楊森林一出面,自然而然就成為中心。侯衛東很配合地跟在楊森林身後,如躲在黑暗中的老狗,時刻注視著形勢的發展。他琢磨著楊森林不一般的熱情,心道:“楊森林很有政治頭腦,是想借用《嶺西日報》的聚眾效應,增加知名度,擴大影響力,為自己增加籌碼。”

楊森林如此重視王輝一行,縣委辦自然不會馬虎,委辦主任楊大金親自將王輝等人安排到條件最好的縣委小招2號樓。

當王輝住進了小招,馬有財接到了宣傳部部長劉軍的電話。劉軍先是談了幾件雜事,然後隨口講了楊森林接見嶺西報社王輝的事情。馬有財很敏銳地抓住了問題的實質,道:“新管會能發展起來,祝焱功不可沒,如今人還沒有走,就有人開始搶功。”

劉軍最明白馬有財的心思,又道:“省電視台的記者答應過來做專題片,現在要宣傳提綱,請馬縣長稍作準備,頭發還得弄一弄。”

《嶺西日報》的記者剛走,嶺西電視台專題部的記者就從高速路上下來了。劉軍親自到高速路口迎接,這是他通過自己的關系,特意從嶺西電視台請來的貴客。他代表縣長馬有財來迎接這些客人,專題片的內容是反映益楊交通巨變。

馬有財出任縣長以來,開始著力推動交通建設。幾年來,益楊交通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本建成完整的公路路網,方便了群眾,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