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逝世(下)(第2/2頁)

“大家坐,坐吧。”唐逸轉圈坐著手勢,自己在正中央的沙發上坐了,輕嘆口氣:“感謝家鄉人的盛情,爺爺在世的話,也該瞑目了,雖然我自小就長在北京,但爺爺時常跟我說,不能忘了本,要記得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北山人。”

提起唐老,大家都沉默了。

唐逸看向了高景田,問道:“北山鄉親們生活得挺好吧?江南民間向來富裕,這兩年發展得也很快,怎麽樣?你們那邊新的幾大件是什麽?我聽聽。”

高景田拘束地笑,見唐逸平易近人,也就少了幾分不安,說道:“有條件的都蓋起了樓房,也有很多村子有人買了車,當然,很多都是為了生計用,而不是代步工具。唐書記,有時間我希望去遼東看看,聽說遼東新農村建設得很好,轎車普及率在農村有1-2個百分點了?”

唐逸笑道:“是嗎?還有這麽個統計?我一向不愛看這些,拿數據當真的話下面幹部容易養成虛報風浮誇風,咱還是要看實際,看農民生活水平是不是真的提高了。”

高景田敬佩地點點頭,這一點他有著切實的體會。下面向上報的數據不管增長多少都可以用不同的計算方式給計算出來,實則往往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在談了一會兒後,高景田和趙明偉等人很識趣地告辭,客廳裏只留下了於謝軍和唐逸。

毫無疑問,於謝軍也是很想和唐逸單獨談談的。作為江南幹部集團核心成員之一,於謝軍現在承受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壓力,外面坊間流言紛紛,都在傳京城有個說法,今明年江南幹部會有大的調整。而不管流言是否屬實,江南的幹部人人都知道,從今而後政治局面的不同。

雖然於謝軍知道唐逸不會和自己說什麽,但總能或多或少聽出些話音。

“唐書記,您節哀,唐老離世了,我們都是一樣的悲痛,最可氣的還是一些人,不願意承認唐老的歷史地位,聽說在訃告的準備上就有人開始跳出來說怪話,這種做法太令人寒心了!我相信,對於唐老的貢獻,全黨千千萬萬黨員都在看著,有些人妄圖螳臂當車,逆歷史潮流而動,在現在這樣的階段還一味地將政治鬥爭放在第一位,千千萬萬的黨員不會答應!”

聽到於謝軍的表態唐逸沒有說什麽,只是點了點頭。

“明天的追悼會是總書記致悼詞吧?”於謝軍關切地問。

唐逸又點點頭。悼詞的起草和審議唐逸都有參與,也是常委會最後通過的,在對唐老的評價上,實際上最高層也就是政治局常委會並沒有什麽不同意見。當然,就算有不同意見,也不會有人主動表現出來,自有下面的理論學者們搖旗呐喊。

唐逸聽著於謝軍的話頭,也知道他在擔心什麽,想來,很多江南的同志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吧,這也怨不得他們。在遼東,還不是一樣有部分幹部人心不穩?

“謝軍啊,咱們是老朋友了,爺爺雖然走了,但他留下的巨大精神財富是不會消失的,這就要我們繼承發揚。但南州是爺爺的故鄉,你們在宣傳上就要注意分寸,不要講得太過火,不要搞個人崇拜。”

唐逸知道一些政治人物的頑疾就在於不知道審時度勢,越是局面困難的時候越容易走錯步子,就好像爺爺離世了,如果南州用拼命宣傳爺爺的手段來作為抵擋外界壓力的方法,仍然用爺爺的影響力抗拒外來力量,那釀成的苦果將是致命的。

於謝軍輕輕點頭,好似在消化唐逸的每一句話。

“當然,老一輩革命家一位位辭世,也為某些詆毀黨的歷史的投機分子提供了土壤,在這一點上我們要警惕,要警惕惡意抹黑篡改黨的光輝歷史的現象出現,同這些人,我們要做堅決的鬥爭。”

唐逸最後斬釘截鐵的話語令於謝軍精神一振。唐逸呢,心裏更是湧起說不清的豪情。現在的局面,已經不是僅僅韜光養晦可以面對的,身後這個龐大得令人戰栗的集團,是需要有人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