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彼一時也此一時

是的,就在萬長生登上航班返回江州的這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裏。

這段六分多鐘的視頻伴隨那攝人心魄的樂團配合,傳遍了網絡,開始還在國家電視台的網站上免費點播,接著手機版的地址傳播,最後很快被人摘下來直接傳遞視頻。

而且當這段視頻被接入到國內幾大著名小視頻網站以後。

那就是以光速傳播了!

還是那句話,這段視頻本身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藝術性甚至可以降低到幾乎沒有。

所有的特點可能除了萬長生那點線描和蘇沐楠的手寫經生體旁白字幕,主要的高光就是樂團的配合。

幾位研究生看過通宵搞出來的片子,只花了半個小時就攢出來曲目編排,剩下只是細節調整。

而樂團直到下午三點才聚齊,更是只花了兩小時時間熟悉這六分多鐘間雜了十幾段樂曲的串燒。

外人聽起來很難的步驟,其實在行家們看來,就是會者不難。

一千多個美院學生啊,他們已經經歷過好幾次大型會戰,嫻熟的適應了這種收放自如的大兵團作戰模式。

把龐大的項目肢解成無數個細節,哪些工作室負責分支,哪些人專注串聯。

這已經是大家愈發嫻熟的套路。

而戲劇學院的研究生,則讓萬長生對碩博有了新的認識,可能這些家夥都是搞技術出身的,應該堪稱業界大拿,但又還沒獲得多少機會的那種深藏功與名。

各種曲目就存在他們腦海裏面,信手拈來的水到渠成。

更不用說的就是國家大劇院的樂團,能進這個編制的,單獨拿出來其實個個都是全國專業標兵。

好比梅師姐那樣,他們能進博物院的研究生,已經是同行業裏面最頂尖的存在。

對本來只需要平鋪直敘奏個背景曲兒下班的他們,只看了一遍視頻,就二話不說改工作內容,編導怎麽說怎麽來。

以這種實力和投入認真來做這個,確實是有點殺雞用牛刀。

偏偏萬長生又是個不太精益求精非得摳細節的家夥,大概有內味兒就行,有點瑕疵或者配合上的技術難點,糊弄糊弄馬虎過去就行了。

重點是強調整體效果。

整個視頻需要表現出來的舒緩入場,琵琶驚艷,展現出了藝術的深厚魅力之後,就是悲蒼悲涼的低沉,把主題拉入到史詩般的節奏中去。

童聲和嗩呐,就如同刺破烏雲黑暗的利劍,否極泰來的再昂揚推進。

這就是站在導演的角度,需要總體把握的起伏關系。

所以細節上有點這呀那的,可能有些導演會事無巨細的要求精準,萬長生沒有,他反而會要求部分細節降低存在感,不要搶了重點的存在。

觀眾們也是反復幾刷這段視頻才發現,那卷軸、那背景在畫面跌宕起伏的時候,有點模糊的退遠。

更好的烘托出主題。

也是作為一個畫框一樣的存在。

這更是美術生都知道的一個細節,一幅畫有沒有邊框,最終的效果是兩回事,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相片店洗照片的時候有個選項,就是需不需要白邊,這是可以免費選擇的。

有了白邊以後,照片的畫面感會從三分跳到八分。

所以大美的藝考生基本上都會用透明膠帶封上畫紙四邊畫色彩作業,這樣拆了以後就有天然的畫框了,分會高點。

當然大家調侃是因為紀念老大的針孔陷害事件。

說回到這個視頻,真的不算多了不起。

各大視頻網站上多的是。

但好就好在真實的挖掘和烘托出來這種愛國主義情懷,喚醒骨子裏難以磨滅的深厚情感。

曾經有很多理性又冷靜的聲音,痛心疾首,文化是多麽的喪失,年輕人是多麽的玩物喪志,如此下去國將不國,行屍走肉。

可此片一出。

所有人才意識到,不是大家心中沒有感情,而是文藝工作者們沒有奉獻出足夠好的東西!

別再說觀眾沒有欣賞水平了。

藝術家有沒有站在觀眾的角度,去挖掘大家需要看什麽,願意看什麽,又應該看什麽的最佳契合點呢?

這個短片之前肯定有無數做得更加精湛的混剪,之後也有無數更能體現愛國情懷的作品。

但在這一刻,熱情被引爆了。

苦難才過去幾天?

就開始忘乎所以了?

好的不學,刺激享受、好逸惡勞倒是朝著人性必然的方向滑過去。

是時候給各種嚷嚷抱怨的人打針強心劑或者清醒針了。

那麽多人拼命尋求的安寧,舍生忘死的打破禁錮,現在能不能用生在福中不知福來形容?

換句話來說,這個上下五千年來最美好的時代,抱怨的人們又奉獻了什麽呢?

瞬間到處一片高速升溫。

同樣就是這麽一條視頻,如果放在別的時刻出現,也絕對達不到這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