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三章 端倪(第3/3頁)

同樣,天妖世界的寶瓶星團也建設完畢。最終範圍18光年。但因為寶瓶星團四周恒星較為密集,最終恒星數量略略超過朝歌星團。

這直徑小了十分之一,體積就小了幾乎四分之一!體積小了,恒星還多一點,所以僅就靈氣效果看,寶瓶星團的效果比朝歌星團強了三分之一左右。這讓天妖世界很滿意。

不過準聖這邊……也不能說什麽。因為第三個大行星團第一期工程即將結束。

新的星團,距離世界之門有500光年之遠,命名為‘天元星團’。

對於星團的名字,準聖們還爭吵過。最後張浩據理力爭:天元是天之核心的意思,這意味著我們向天妖世界踏出了關鍵的一步。

按照文字本身意思,一步兩跬;左右腳前後各自前進一次,加起來才叫一步。

藍旗星團屬於一個實驗性質的星團,朝歌星團和天元星團才算是兩個正式星團。所以天元星團建設完畢,才是關鍵的一步。

最重要的是,這次的技術大多來自天元星文明,不是藍星集團;那個,照顧一下我們的情緒嘛。

對於這個問題,準聖們沉默了。

十幾年時間,對於修真者來說時間真心不長。然而對於科學發展來說,卻是至少三代科技的代溝!

大洋集團和天元星文明的發展越發迅速——根基紮實了、人才諸多,後續發展方向明確,更找到諸多參照,想不快都難。

相反,這十幾年時間來,藍星集團方面卻原地踏步、甚至開始走下坡路了。

大量人才投靠了準聖,相互之間不買賬、扯後腿,人為設計之障礙,各自搞自己的小研究,最終結果卻是大家的事情都做不好。

科研和修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修行,講究‘真我’,就是獨立。

科研,講究團隊合作,數以萬計的精英在同樣的標準下奮發圖強,依靠的是集體的力量。

因為準聖插手而分裂的藍星集團,已經漸漸淪為一個代工廠、物流中轉基地。技術大都來自大洋集團;甚至天元星文明其余成員都能對藍星集團在技術上指手畫腳。

總之,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浩堅持要命名為‘天元星團’,大家最後還是默許了。

不是沒有準聖覺得張浩和大洋集團最近有失控的危險,可……天妖世界這邊壓力有點大!

那就……再等一段時間吧。諸多準聖如此想著。先讓大洋集團嘚瑟著、猖獗著吧,早晚讓你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