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七章 科學根基?(第2/2頁)

我們研究後依舊弄不明白。

簡單不代表容易。其實越是簡單的東西,反而越需要高深的科學理論和技術來支撐。

就像是飛船。有大洋集團之前,一艘飛船需要數以千計的船工。但當前大洋集團的智能化戰艦,一個人就能操縱。

看上去簡單了,但技術卻復雜了不知多少,甚至於最初的戰艦都不是一種技術了。

因此這種看上去簡單的、法寶縮小的手段,其所應用到的根本技術原理,很有可能超乎想象。

不過我們經過研究後發現一些表象。

法寶在壓縮過程中,似乎利用靈氣的中性改變了原子之間的部分電磁力,讓法寶的物質構成,自然發生改變。而誘發這種改變的,就是鋨和銥元素。

但另一方面,鋨和銥元素又是制造儲物法寶的材料,具體原因我們還在研究中。

實際上修行中未解之謎依舊很多。

一人計短三人計長,接下來需要我一起努力,解開修行的秘密。”

大家又問,漸漸的大家也開始參與討論中,氣氛越發的熱烈。

張浩卻靠在墻壁上,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場面。

“很自豪是吧?”黃龍來到了張浩身邊解釋道。

張浩笑了,“我要說不自豪,你信嗎?”

黃龍:“……”

前方的討論經過半天時間後,漸漸冷靜下來。或者說大家將暫時的疑問基本上都說出來了。雖有些問題依舊不能解答,但能解答的也不少。周雪瑤、黃明山等大洋集團的科研人員、還有這個基地的科研人員也嘗試用科學的方式解答了部分。

目前能完全用科學解答的疑問依舊不多;但能解釋的,卻基本上都無懈可擊。

經過討論後大家對於儲物空間有了一些猜測:其實創世後,世界存在無數空間碎片,這些碎片有的很小很小,也許比原子還要小。而煉制儲物法寶過程中,將這些碎片牽引過來、自然融合成為一個亞空間。

靈氣是由四大基本力構成,其中就有引力元素;也許煉制過程中,陣法、加上鋨銥元素的效果,引來了空間碎片的吸附、融合等。

甚至修行者體內的紫府等,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這樣的解釋雖然聽上去匪夷所思,但這卻是目前唯一能解釋清楚的。而且大家也不是胡亂猜測,還動手試驗了。

改變了思路後,張英豪當場煉制一個儲物法寶。這個過程中,張英豪憑借大羅金仙的感覺,加上對科學的理解,著重強化了靈氣和陣法裏某種特效。

單獨影響靈氣的成分等,科學技術還做不到,甚至至今都沒能研究出四大基本力構成靈氣的機理。但大羅金仙們卻能憑借感覺去輕微調整。修行終究還是有些神奇之處的。

張英豪的星骸晶焰是煉制法寶的利器;半個小時左右,張英豪煉制了十個儲物戒指,全都是高級仙器水平,並給大家鑒定。

張英豪自己也在解釋:“前面幾次摸索不是很成功。第六第七兩枚戒指,我削弱了空間吸附的能力,發現儲物空間果然小了很多。八九十這三枚戒指,不斷加強了空間感應,儲物空間果然不斷增大。

不過第十枚戒指可能強化的優點過頭,空間壓力有些大,只怕戒指的壽命不會很長。”

剛說著,就聽到盧定山手中的戒指出現脆響,隨後化作碎片。

不過看到如此珍貴的‘高級仙器’就這樣破碎,現場眾人卻反而露出了喜悅的表情。這說明剛剛討論的理論,是正確的,至少也是部分正確。

但同時這也代表了大家慢慢接受一個可能的事實——修行,其實是一種高科技,一種超乎想象的高科技遺留的瑰寶。

這種科技高到什麽程度呢?失去了根本後,修行體系竟然可以單獨存在、且茁壯成長。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株樹木,被斬斷了根系、截斷了樹幹後,剩下的樹冠竟依然能茁壯成長。而且這樹冠還開出截然不同的花朵,長出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果實。

當然也必須要看到,修行世界這些年其實也慢慢走入死胡同,經過千萬年的發展,但本質上變化不大。甚至從準聖誕生的速度計算,聖人離開的百萬年後,還是在走下坡路。

但誰也不能否定修行世界的那些成果。

好在,如今在藍星集團內,諸多金仙、大羅金仙們覺得,自己重新找到‘根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