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 遭遇戰1(第2/3頁)

後續戰爭中,基本上都是獨孤俊傑這邊一枝獨秀。

還有就是以慕容山為代表的,包括田桂平、梁俊明、徐亞兵、李舒等的陸軍系統。在進入星空後,大洋集團的陸軍系統似乎銷聲匿跡了。然而那不過是表象。張浩一直在暗中培養他們。

那些‘陸軍系’的軍官,其實一直隱名換姓在獨孤俊傑這邊接受戰爭培養。而且相比於獨孤俊傑這邊,陸軍系的軍事智謀也不同。

軍事不是別的,國之重器不可示人;大洋集團暗中的安排不知有多少,集團到底有多少優秀的軍官,只怕張浩自己都沒數了。太多了!

獨孤俊傑等人更相信巨艦大炮的效果,海軍的特點決定了他們更注重戰艦本身所帶來的效果。

可是慕容山等人卻在重點研究閃電戰思想。雖然獨孤俊傑這邊也在學習閃電戰的戰術思想,但卻不如慕容山這邊的。

李舒這個大洋集團內職位最高的女將軍,就是閃電戰的忠實擁躉不說,還膽大、心細、機敏。這一次李舒就帶領自己的參謀團和少許軍官過來指揮,順便學習。

學習和經歷如此星際決戰,對以後大洋集團的發展至關重要。

還有,李舒需要承擔智能生命威龍與外界的聯系。來到了前線,李舒需要接受明輝帝國統帥、護國大將軍蔣南山的指揮。不過卻擁有充分的自主權,但行動和計劃,也有需要向蔣南山匯報。

此時在接到戰爭的命令後,李舒就與威龍溝通,確定目標、行軍策略。

“蔣南山給我們的目標,是盡力幹擾天水帝國的援軍陣營。援軍陣營,暫時主要囤聚在卷舌星官東方、一個名為‘卷舌二星團’的外圍星團的位置。

卷舌二星團,大約有12光年直徑,星辰密度中等,共有約420個恒星系。其中有人居住的,有102個星系;而有生命星系的,有37個。

駐軍主要分布在這37個星系中。但居住比較散,我們很難依靠偷襲給敵人重創。甚至貿然沖入這裏,反而會陷入包圍圈。”

旁邊一個參謀嘟囔著:“將軍,蔣南山只是讓我們來幹擾,不是主攻。”

“幹擾不是主攻?”李舒柳眉頓時就豎了起來,如同刀鋒,“軍事上,沒有單純幹擾的說法。只有進攻!所謂的幹擾也是進攻!”

參謀:……

李舒卻不放過這個‘小家夥’,“不打掉敵人的有生力量,幹擾有何意義!在星際的戰爭中,你要牢記,所謂的戰爭、幹擾、以及任何戰術,都是為了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我們這裏20億戰艦,不是來打醬油的!我們代表了大洋集團,要打出屬於大洋集團的威風!”

訓完新人,李舒則霸氣外漏的指揮起來:“卷舌二星團縱深太大,單純的沖鋒是不夠的。又因為對方都分散居住,更不利於偷襲。我們需要讓對方聚集起來,然後給予對方閃電般致命的攻擊!”

那被訓的參謀果然不愧是大洋集團優秀的軍事人員,此時竟然調整了心態,給出了建議,“我們這邊有20億戰艦,可以分出小部分戰艦,埋伏在半路上,並‘不小心’泄露行蹤。

我認為數量不要太少,但也不能太多,數據也不能整齊。可以安排3863萬艘大小不同的戰艦,偽裝成為一支底氣不足的、偷偷摸摸的、卻又很有野心的敵後機動團隊。

星際中,一般戰爭想要圍殲一支艦隊,至少要20倍之數。這些戰艦,應該足以調動對方大半軍團。而這個數量又不足以引起對方完全的警惕。”

李舒一聽,眼睛就明亮了起來。戰艦數量太多肯定不行,太少不足以引起重視。要是戰艦數量剛好是整數,那反而會引起對方的警惕。

還有‘8’這個數字有個特點,不夠‘9’,在心理上有一種想要拔高、卻力不從心之感。在艦隊數量上,就容易讓人潛意識中有這樣的想法:對方能組織這些戰艦,怕是已經竭盡所能,不會再有更多的戰艦了!

而所有的戰艦大小不一,似乎就是一個完美的詮釋。

至於說後面的數字,就是點綴了。

隨後又有參謀說,“我們‘不小心’泄露行蹤的位置,也不能是戰場正面,更好側面,我們要來一個大迂回,讓對方以為我麽是在偷襲。”

不過半個小時後,威龍艦隊就有了動作。分出了3863萬1127艘大小不太統一的誘餌戰艦,加速向‘卷舌二星團’的東南方繞去;而剩下的主力艦隊,則直奔預設的埋伏點。按照計劃,主力艦隊將分散隱藏在茫茫的虛空中,靜靜等待大魚上鉤。

站在舷窗後面,李舒看著廣袤的星空,心中卻在盤算是否還有漏洞。

星空太廣袤了。20億戰艦聽著很多,然而在星空中,甚至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就算20億戰艦後面加上兩個‘0’也不會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