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〇章 星系(第2/2頁)

而我們觀測到,這個星系情況類似,為棒狀星系,擁有兩條懸臂;星系因為能量較高,整體呈現藍紫色。

另外根據俘虜所說,蓋亞世界擁有三個大型的衛星星系,我們也觀測到了。

根據我們的觀測數據,加上計算機推演,認為大約三億到四億年前,蓋亞世界由兩個較小的星系碰撞而成,所以才有現在的能量反應,以及獨特的形狀、大量的星雲、以及由碎片形成的較大的衛星星系。

若這個星系確定為蓋亞世界的話,那麽我們之間的關系大約呈現一個三角關系。

我們到天妖世界的距離,約為650萬光年;我們到蓋亞世界的距離,約為280萬光年;蓋亞世界到天妖世界的距離,約為480萬光年。”

張浩靜靜地看著星空,眼神中有淡淡的震撼。大洋集團發展的太快了,這才多久,就已經開始探索外星系了。

只是天妖世界的出現,卻逼著大洋集團不得不遠眺遙遠的星空。然而,太遙遠了。動輒百萬光年。

百萬光年,光都要百萬年時間。換句話說,現在大洋集團眼下偵測到的星圖,關於蓋亞世界、天妖世界的位置,實際上幾百萬年之前的。

不過眼下演示的星圖,是糾正之後的。只是這個糾正也只能作為參考,星際中運動規律很是復雜,星系和星系之間相互牽引,也許這種改變很小,但放大到百萬年的度量上,改變也無法忽視。

趙大河繼續說道:“但在觀察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根據推測,千萬年之前,我們與天妖世界的距離,應該不足200萬光年。但最近卻漸行漸遠。千萬年前,天妖世界在我們的世界打開了世界之門。

三百萬年前,蓋亞世界與天妖世界的距離,不足百萬光年。也正是這個時候,天妖世界入侵了蓋亞世界。

那麽進一步推測,在我們與天妖世界重新拉近之前,天妖世界也許不會大規模入侵。也許世界之門依舊有些需要琢磨的東西!

也許,天妖世界之所以到現在為止還不規模入侵,也許與星際間、星系的距離有關系!”

張浩若有所思的點頭,“現在已經可以完全確定,我們和天妖世界、蓋亞世界,實際上是同一個星空的不同星系了對吧。相互之間的物理法則其實完全相同。只是因為星系本身的影響,有一些細節會略有不同。”

“對的!星系本身的影響,其實更多的是能量的影響。

以周天大世界為例,我們與天妖世界最大的不同,就是宇宙輻射背景的不同,而這個不同,表面上看是周天大陣引起的,實際上是因為周天大陣引起的能量集聚導致星系問題整體略高。

除此之外,物理規則完全一樣。”

“那周天大陣的原理,可有弄清楚?”

“還沒有,不過有了一些猜測。我們研究後認為,周天大陣應該是一種從四維空間層面對周天星系進行了能量上的封鎖。

如同星球的磁場保護星球大大氣層那樣,周天大陣保護了周天星系的能量輻射。大概相當於在空間層面、也可能是四維層面,給星系穿了一件保暖衣。

具體的,我們還在研究中。”

“那以當前的技術條件,有沒有能力橫穿星系際空間?”

“以我們目前的技術,甚至包括周天大世界的修行技術,也做不到。飛船上儲存的核燃料,不足以支撐如此漫長的旅行。星系際空間極其空曠,幾乎找不到氣態行星補充燃料。

且超長旅行,還要考慮到船員心態等問題。我們目前最遠的航行距離,也不過一萬光年的樣子。

尤其是超遠程航行,幾乎沒有回家的可能,船員的心態有崩潰的危險。

綜合考慮,無論是技術還是心理,包括整個社會文化,我們都不具備跨越星系的能力。”

張浩沒再說什麽。他自己也知道暫時這種可能壓根就不存在。大洋集團現在連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都要小心的守護著,害怕其余各方隨時翻臉呢,哪有能力考慮那麽遠。

只不過不考慮不代表不思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作為大洋集團的總裁、甚至是當前天元星文明的領頭羊,張浩必須考慮這些。

好一會,張浩不得不說道:“看來智能生命才是最好的選擇啊。還沒有找到永恒嗎?”

趙大河聳聳肩:“剛剛還問過白夜,說完全沒有找到任何蹤跡。”

張浩站著思考好一會,忽然說道:“將星系位置的信息復制一份,模糊一些就好,還要將衛星星系的信息抹掉。我要在藍星集團那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