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矚目(第2/3頁)

“對於這次沖突,大洋集團有三問,請金鷹帝國回答。

第一問:當初大洋集團與金鷹帝國簽訂的合作協議,可有不公平之處?

第二問:大洋集團與金鷹帝國合作過程中,可有不合作、或者刁難之處?

第三問:若有困難為何不提前溝通?非要宣戰?要讓雙方將士乃至普通無辜民眾為此流血犧牲?”

張佳林的三問,層層遞進、步步進逼。

別說作為當事人的向言冰,連旁邊的觀眾們,都捏了一把冷汗,這話不好回答了。

等待的這幾天時間裏,這些有心的觀眾們,基本上將事情摸清楚了:這次事情,若從道理上看,從頭到尾金鷹帝國都是理虧的一方;相反,大洋集團堪稱遵守規則的楷模。

此時張佳林的這三問,簡直就是太山壓頂、勢不可擋!這就是典型的以勢壓人。

向言冰鬢角已經有汗水出現,他想過了談判的艱難,然而現實依舊超乎想象的艱難。

雖然在這裏、在這片星空中,大家更信奉拳頭;可要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大家依舊要講道理。更別說,金鷹帝國還可恥的戰敗了,幾乎是潰敗!

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向言冰咬牙再咬牙,最後沉聲說道:“大洋集團做的很好,是金鷹帝國考慮不周,給雙方造成了諸多麻煩。”

當此情況,強硬否認或者狡辯,不過是自取其辱;有時候勇敢從承認錯誤,才是最大的勇敢。甚至這樣的態度,也會適當的掌握部分主動,讓對方沒法繼續逼迫下去,尤其是眼下的環境。

金鷹帝國都認錯了,大洋集團要是繼續進逼,就有點不符合大洋集團的光輝形象了。

只是……向言冰此時有點亂了方寸,他想的太簡單了。大洋集團當然不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但合理的要求,就會簡單嗎?

答案是否定的!

張佳林面色嚴肅,“那麽,金鷹帝國可有闡述的?”

還是步步進逼,但聽上去卻是給金鷹帝國自辯的機會。

好在向言冰總算是有所準備,“大洋集團的很多條件過於苛刻,我們當初談判的時候,並未考慮屏星星座當地的環境。

因此,很多條款看似公平合理,卻與當地環境不符、甚至沖突。”

張佳林點頭:“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承認。但金鷹帝國完全可以與大洋集團溝通。而實際情況是,我們從未接到過任何類似的協商請求。”

向言冰一臉的難受——當初簽合同的時候,你們大洋集團的態度可是很強硬的,更別說那合同上還有大帝的印章。

在帝國制度中,帝王講究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朝令夕改是大忌;很多時候,只要不是錯的離譜,那都是流著淚也要執行。這是帝國制度的問題所在。

不過說穿了,還是大洋集團水土不服。大洋集團既然立志發展成為廣泛性的商業集團,那麽這些問題就必須要考慮到。

但既然是談判、而非做發展計劃,那問題自然要推到金鷹帝國身上。

所以張佳林承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但依舊將問題壓在金鷹帝國頭上——我們初來乍到不太了解,那你們當初為什麽也沒有考慮到呢?

向言冰表示,談判的時候,你們大洋集團強勢的有些不可理喻。

張佳林立即反問:你們明知道有問題,卻還要簽訂合同,最後又違反合同;那麽,我們需要一個解釋!

向言冰再次被張佳林壓下。

眼看向言冰有些無話可說了,張佳林終於提出了賠償條件:做錯了事情,不僅要認錯,更要承擔錯誤所造成的損失。

實際上經過前期的交鋒,大家也都認可了大洋集團提出賠償的請求。

“對於賠償,大洋集團有以下六個主要條件。

第一,貴國需要公開道歉。貴國必須派遣具有代表能理解的代表,公開道歉。在貴國的官方宣傳平台、在大洋集團的新聞聯播和《大洋日報》上刊登。

第二,賠償大洋集團的經濟損失。本次大洋集團的損失,包括軍費、軍火器械、戰艦、能量、撫恤、軍需物資、後勤、維修、以及因為戰爭而影響的經濟部分。大洋集團這邊有詳細的報道,整體經濟為3700億白虎幣。

第三,雙方合資的導軌炮工廠、宏祥機械廠,所有的、直接損失,按照合同規定的十倍價格補償,去掉零頭,十倍補償一共為2655億白虎幣。

至於股份問題,考慮到大洋集團也有責任,將另行談判。

第四,俘虜和救援費用,包塊後期醫療費用等,一共1200億白虎幣。

俘虜費用計算,按照春暉星、孤島星同等修為俘虜交易平均價格的八折計算。俘虜只計算參與戰爭的將士,普通民眾不算。大洋集團對普通民眾的救助,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