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奇跡?(第2/3頁)

綠舟銀行的分支機構,如今也在建設之中。

若選擇靈石,積分計入銀行卡,另外單獨發放靈石。

若選擇靈元,積分和靈元則計入銀行卡;當然也可以選擇現金。

整個發放過程有條不紊。大洋集團多個窗口同時開動,只用了不過兩個小時,所有的工作就完成了。而第一批積極響應號召的人員,也被單獨列出。

第二天,在聚居地的中央區域,就有一座新近建設的、名為‘萬華大廈’的建築,正式開業了。

這大廈其實已經建設了快三個月,因為要趕工、加上還要裝修等,建設的比較矮,但也有上百米高度。

大廈建設過程中,四周一直都有結界封閉,外人看不到這裏的情況。此時外面結界落下,大洋集團獨具特色的現代化大廈,出現在了星空中。

此前屏星星座這裏也有高樓大廈,也各有風格,卻沒有大洋集團這樣的現代化大廈。

整個建築外面的墻面都貼滿了玻璃——不,是顯示屏。當所有屏幕都點亮的那一刻,首先播放的就是大洋集團的‘碧海藍天黑色海鷹’的旗幟。隨後還有徽章,徽章是簡單的、卻造型犀利、金屬風格的十字星標志。

震撼的音樂響起,大洋集團的集團歌曲奏響,恢弘的畫面開始出現。

第一次的畫面,是棲霞之國西海邊,荒涼的海灘和肆虐的妖獸,陸地上更遭遇東方諸國的封鎖以及軍事對抗。在這種時刻,大洋集團橫空出世,並毅然闖入波濤洶湧的死亡綠海。

驚濤駭浪中,一艘小小的鐵甲艦與死亡為伍,打破了愚昧與封閉的時代,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這個階段的畫面,並不清楚。此時大洋集團還沒有相機等技術,只能依靠玉簡記錄,後來才慢慢還原出來的。

第二個畫面,是教育。大洋集團初步穩定之後,首先也是重點推廣的,竟然是教育。尤其是張浩的發言,給了大家極大的震撼:

歷史上有各種原因而亡國的,但我從未見到因為搞教育而亡國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大洋集將全力推行全民教育。

此後連續幾年,大洋集團每年收入的一成、乃至兩成投入了教育。一座座學校建設,第一批生產的汽車,就是校車。為了增加入學率,減少貧苦家庭的負擔,學校更提供免費的住宿餐飲。

當前線還在戰爭,當集團高層資源不足的時候,一車又一車基礎的藥材、修行資源,被免費送到學校中。在退伍軍人的守護下,所有的修行資源被發放到每一個孩童手中。

第三個畫面,是大洋集團的第一次環球航行。當內陸還在戰爭的時候,當大家還在爭權奪利的時候,大洋集團組織了第一支環球航行艦隊。

從這一刻開始,大洋集團開始探索真實的世界,打破了各種神話。

第四個畫面,是大洋集團探索太空。從熱氣球開始,到飛機,再到火箭;然而因為天元星強大的引力,火箭總是在半路耗盡燃料,無奈的跌落。

此時大洋集團第一代學子們已經成長起來,大量還有些稚嫩的面容,開始走入航空航天研究部。最後大洋集團利用強大的激光,將第一艘飛船送入太空。

第五個畫面,是計算機的技術。最先開始是無線電通訊,隨後出現簡單的電路和電子應用,隨著通信技術的要求不斷升級,終於出現了電子管計算機,隨後出現了單片機。再之後一發不可收拾。

隨著芯片技術正式出現,芯片和計算機技術開始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型超級計算機開始出現。

體積最大的超級計算機,是大洋集團航空航天陷入困境時候的計算機。因為技術不夠先進,為了獲得足夠的運算量,計算機核心占地面積高達十多萬平米。

隨後計算機技術取得突破。畫面上計算機體型開始縮小,但計算機性能卻不斷提升。

每進步一次,計算機體積就縮小一倍。

一次又一次,占地面積高達十幾萬平米的計算機核心,漸漸縮小到幾百平米、縮小到手掌大小,還在繼續縮小。最後只剩下一寸大小,被一名年輕的科研人員放在手掌上,做了一個特寫,同樣特寫的還有研究人員的笑容。

隨後芯片開始放大,復雜的電路設計,令人眼花繚亂;放大再放大,卻只能看到內部層層疊疊的電路。

再之後不同芯片和元器件組成一台台計算機、手機。整個生產過程全都為自動化。

第六個畫面,是大洋集團與肅風氏的戰鬥。面對肅風氏的侵略,大洋集團采取了堅決的反擊。

當導軌炮齊射、幾乎摧毀了整個莫那婁部星系的時候,畫面卻出現轉折。大洋集團接受了肅風氏的和談,雙方簽訂了和平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