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星球大挪移(第2/2頁)

天元26年8月初,張浩乘坐新的飛船,飛往月亮檢查工程情況。負責月亮工業基地建設的白曉東經理,滿身都是興奮的發出邀請。說月亮上的基地建設成果,超乎想象的‘喜人’。

對於這‘超乎想象的喜人’的建設成果,張浩也很好奇。此前也在照片上看到過,但終究比不得現場考察一下。

要說月亮已經被玄黃文明遺留的技術改造的差不多了。但很遺憾,玄黃文明留下的技術和設備,並不能全符合現在天元星的技術情況。

現在整個天元星的主流思想,也是目前執政黨的思想就是:玄黃文明的技術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抄。

十幾萬年、甚至二三十萬年前,玄黃文明就已經戰敗了;而玄黃文明留下的技術,也是那個時代的。那麽,十幾萬年之後,這些技術絕不可能去對抗紅河文明。

所以,大家必須另辟蹊徑。

張浩乘坐的飛船,是大洋集團設計並生產的第二代飛船——第一代已經去小行星帶了。

因為追求軍事,第二代飛船也沒有怎麽優化舒適程度;甚至因為動力系統、能量系統進步,乘坐體驗更差了。

好在,大家都是修行高手!

只要有塊骨頭在口……咳咳,有靈石在手,大家短時間就不怕太空交通事故。

僅僅兩天後,飛船就抵達月亮,而後飛船竟然直接向月亮上降落。第二代飛船與第一代飛船的設計上,有極大的差別。

第二代飛船有輪子,可以降落星球表面。還有可以伸展的折疊式機翼。實際上,這就是一個超大號的空天飛機。

飛船因為速度太快,在抵達月亮的時候還掉頭減速;最後環繞月亮四分之三圈之後,終於開始下落。

在電腦的控制和無線電的引導下,飛船對準了剛剛建設成功的月亮工業基地的跑道。

這條跑道寬超過千米,長度超100公裏;為了建設這條跑道,清理了大小山峰四十多座,填埋溝壑、隕石坑等五十多個。

四周更是拉起了全包圍式防塵墻、並安裝了指示燈。每隔十公裏就有一個大型的停機坪。

跑道按照月亮自轉方向修造,因此起飛或者降落,可以充分利用月亮的自轉。

二代飛船長度在200米樣子,不算機翼寬度在50米左右,比較笨重。橫截面呈現橢圓形,腹部略有扁平。

月亮上沒有空氣,法術等也不好用,飛船減速的時候利用的主要是輪胎刹車能力。在跑道上整整滑行六十多公裏才停下,最後緩緩滑入旁邊的停機坪。

月亮上的工業基地,範圍超過一千公裏,這是一個完整的超級工業區,一個工業區、就是一個完整的重工業產業鏈。

張浩仔細的視察,卻也不得不承認,確實令人驚嘆。

根據這工業區的規劃,直徑在一公裏之內的小行星,可以直接投放在指定位置——工業區已經有投放接收方案,很簡單,100名洞虛高手隨時準備,用他們的雙手接住從高空掉下來的小行星。修行高手就應該這樣用~

一公裏的小行星,還是可以嘗試的。

小行星下來後,會切割成十米以內的碎片(這裏就是洞虛配合法相級高手了),然後進入封閉工廠內,在這裏被破碎、選礦。這以後就是全部的工業化生產。直到最後生產出成品。

成品包括各種金屬錠、以及按照要求生產合金、板材、型材,乃至極為復雜的機械設備,包括電漿發動機的相關構件。

整個工業基地超過了當初設計圖,技術水平也有提升。

張浩在這裏參觀了一個多月,最後給予相關人員比較可觀的獎勵。

而後張浩、乃至全世界都將目光轉向深空:三座一代飛船分別抵達目標,並開始改造目標小行星。

目標小行星都是冰行星,其上有豐富的水資源。

這一刻全世界都屏息以待。一場超乎想象的、堪稱極度瘋狂、卻也是完全符合科學的計劃、行動即將開始。

將三顆小行星牽引到金星上。整個移動過程計劃要兩年時間,三顆小行星‘航程’將超過20億公裏。

最終目標,是將金星改造成為宜居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