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一章 差距(第2/3頁)

每一根橋墩至少要用15根、直徑5米的半實心鋼柱鏈接而成。一個橋墩就要大約6萬立方米黑鋼。

每一個橋墩的距離,大約是75米,一公裏就需要13.3根橋墩。整個工程海面部分就有1.4萬公裏,這就需要18.62萬根橋墩。考慮實際情況,橋墩數量應該在19萬的樣子。

19萬根橋墩,就要114億立方米黑鋼。黑鋼的密度是7.85,這就是895億噸!

如果按照傳統的鐵礦生產效率,一個大型作坊一天可以生產5噸粗鐵計算,只計算粗鐵,895億噸也需要179億天、4900萬年才能完成!

上面的數字,只能算是理論數字。與實際有極大的出入。根據我對工程的理解,大洋集團至少要準備1000億噸黑鋼才夠!

再加上鋼筋混凝土的澆灌、加上引橋等等,整個工程的黑鋼使用量,也許更高。”

眾人:……

有些東西如果只看表面,固然會感覺震撼;但如果深究,才會發現令人絕望的結果!

這個結果,讓無數人目瞪口呆的同時也深深地感覺到了自卑——想要和這樣的大洋集團競爭,真的有希望嗎?

比如這一次明王朝跟來的代表,轉過身看著漸漸隱藏在海霧裏的大陸橋,就有些魂不守舍。

至少1000億噸黑鋼,這是什麽概念?

明王朝大地上,總人口也就五百億的樣子,人均兩噸黑鐵!

按照一座大型礦山10億噸礦石計算,按照平均40%的含鐵量計算,這就需要挖空40座大型的礦山。這差不多是棲霞之國境內所有已經探明的鐵礦山了!也是明王朝目前正在開發的、所有大型礦山。

雖然這只是黑鋼,是普通黑鐵加工而成,而不是玄鐵、靈材,但如此瘋狂的產量,依舊令人震撼。

現在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鐵的產量,直接關系一個國家/聖地的綜合力量。

雖然修真者使用的靈材很多,但目前大頭依舊是玄鐵和鋼鐵。而鋼鐵是從玄鐵加工來的,玄鐵是從黑鐵提煉來的。

黑鐵的產量,才是一個大型勢力的根基!

如今的工業發展、社會進步、戰爭、修行,哪一樣少得了‘鐵’!

航母編隊繼續前進,然而不知多少人因為一座大陸橋而魂不守舍。

此前他們也在陸地上看過大陸橋的工程,然而陸地上的、著實不能和大海上的相比。

這些年大洋集團建設了不知多少橋梁,陸地上的已經不稀奇了。但是如此瘋狂的跨海大橋,還是首次。

一直到半天後,大家才慢慢反應過來,然後開始交頭接耳。

不相信嗎?

或許有點。

但看到那瘋狂的工程,大家卻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這就是大洋集團,別看人家核心地帶才只有不到15萬平方公裏(如今南陽地區也開發起來了),卻完爆無數大國、聖地。

虎嘯沉吟許久,問旁邊的風志淩:“大洋集團既然能建造如此龐大的工程,為什麽航母排水量才只有17萬噸?”

“只有……17萬噸?”風志淩斜著眼看著虎嘯,嘿嘿笑了,“大將軍是吧,等你們建立了工業體系後,再說這話吧。

如果僅僅只是建造大船,現在很多國家和聖地都能做到。我們可以建造出排水量幾百萬的。但,動不了啊!

就這鋼鐵戰艦,大洋集團十年前就建造出了北冰洋級,也就是排水量超過三萬噸的。

但其余的國家、聖地,如今依舊在為兩萬噸的戰艦而愁眉苦臉。

大洋集團有句話,說是現在的超音速飛機。說把圖紙拍在我們面前,我們都制作不出來。技術差距,太大了!

我們不服氣,但卻不得不服氣!

大洋集團北冰洋級戰艦的圖紙,就公開出售了。但我們連看個圖紙,都要從大洋集團聘請專業人員。

人家圖紙放在我們面前,我們別說生產了,連圖紙都看不懂。”

虎嘯大將軍不說話了,因為他想到了自己看到的圖紙。他看到過大陸橋的設計圖、看到一部分,然而卻只覺得眼花繚亂。

他也看到過汽車的設計圖,更亂——這是非專業人員的眼光。

他也看到內燃機的設計圖,卻只覺得是一團亂麻。

此時風志淩還在緩緩說道:“大洋集團的汽車,大約是所有的、獨立的、高科技體系中,比較簡單的了。但一份完整的汽車的技術圖紙,依舊有一箱子、差不多三百公斤的圖紙。

而一艘鋼鐵戰艦的設計圖紙,卻足足有三噸。

至於說超音速戰鬥機,我們沒見到。但據花百香說,戰鬥機的設計圖紙有36噸,而一架戰鬥機的質量,不算燃油的話,也才34噸.

圖紙比產品都重。”

虎嘯聽不太懂,因為他還沒有正式接觸工業技術領域。這些數字對他來說,有點像是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