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三章 一場殖民戰爭(第2/2頁)

而後張浩作了總結性發言:“考慮到大洋集團的情況,相比於殖民,保持商業交流才是大洋集團的最好的選擇。

商業交流或許辛苦些,但需要的人員少啊。”

說到最後,張浩微微表現出一些無奈——有一定的演戲,但也有真情。大洋集團的體量太小,這已經是制約大洋集團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這依舊只是表面原因。張浩之所以不去殖民,還有更多的、更深層次的原因。那些,張浩是不會對外說的;只有大洋集團內部會議,才會討論這些問題。

對外,上述原因已經足夠。

不過隨後又有人問棲霞之國。棲霞之國的代表、宰相趙鐸微微一笑:“目前棲霞之國內部依舊在整合之前吞並的諸國。那些國家存在至少三五千年,想要將這些國家完全整合,至少還需要五十年,兩代人才行。在此之前,棲霞之國將以穩定為主。

而且……我們‘女皇’……有點下不了決心,目前女皇吩咐我們,向大洋集團看齊。

還有,太子剛剛誕生……陛下的意思是暫時穩定為主,等太子成年後再考慮別的。”

說到‘女皇’兩個字的時候,趙鐸臉上閃過‘不甘心’等表情。雖然一閃而過,但卻被現場的‘聰明人’捕捉到了。

有人心頭頓時冷笑:女皇啊,也是,不指望這個棲霞之國了。

但趙鐸所說的原因也不能忽略。現在的棲霞之國和少澤之國不同。

少澤之國本身就是統一的,後來雖然分裂、但不過三四十年,根基還在、而且備受欺榨的民間向往統一;等到南宮智一統少澤之國後,少澤之國迅速走向強盛。

而棲霞之國,卻是將過去本來就不相互統屬的國家揉捏一起,天然就具有裂痕;因此直到現在,棲霞之國依舊在協調內部的關系。並利用資本主義思想和工商業思想,來覆原來的問題。

但是……如同大洋集團一樣,棲霞之國給出來的解釋,同樣是表面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不對外透露的。

眾人終於放心了,攻略東方的討論繼續。而這一次,就激烈多了,大家紛紛積極參與——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不來競爭,代價就完全放心的謀取自己的利益了。

而考慮到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的情況,只怕要十幾年以後才具有殖民的能力。而那時候,大家已經將世界瓜分完畢了!

當大家共同發言的時候,張浩最初的建議,已經漸漸向完整的軍事作戰計劃靠近。

有人說:“我們向東方攻擊,需要跳板。暫時怕是需要西昆侖提供。”

有人說:“我們應該采取以戰養戰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後勤壓力。而且東方諸國被十二家族影響已久,幾乎不存在勸降的可能。因此,我們手段要強硬一些。”

有人說:“當地肯定會有一些貴族、或者門派等等,不滿十二家族的統治,但又敢怒不敢言。這些人我們應該將他們拉攏過來。”

有人說:“要合理的利用當地人管理當地人,減少我們的支出。同時要嚴格控制當地的修行資源,逐步削減當地的修行環境。我們需要的是聽話的奴隸,而不是什麽精英。”

有人說:“戰略上,我們應該充分發揮這次戰爭的經驗,以火炮、機槍、裝甲戰車、化神高手等開路。

化神高手不需要針對普通人殺戮,只需要驅趕普通人、或者拔掉堡壘等。或者挖掘地下通道、存放炸藥。

大規模戰爭的話,僅僅依靠大洋集團提供的黃金炸藥完全不夠。我們需要建設第一代炸藥生產線。這一點,需要大洋集團提供幫助。”

沒問題!張浩立即表態。

最後大家討論整整一天時間,在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有人問張浩:“張總,您這邊有沒有什麽建議和補充的?”

“有!”張浩說的斬釘截鐵,“我們要進行的,是一場殖民戰爭。而想要殖民穩定,就需要消除當地的思想根基。不然,達不到斬草除根的目的。

而我們現在已經開始的工商業、資本主義,就是很好的替代。順便培養一批傾向於我們的工商業基層。

殖民,不僅要有武力,更要有思想和智慧上的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