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三章 談判成功,國家沒了(第2/2頁)

我有幾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想和張總交流一下。”

張浩點點頭:“請說。”

“我認為,首先就是商業運輸。既然是中立了,那大洋集團的商品運輸,是否只能在非交戰區運輸呢?

比如,大洋集團如果出售給玄真教的物品,是否只能送到青雲之國、或者太華之國西方的邊界線上。接下來,大洋集團不再插手?”

張浩點頭了:“嗯……這個提議聽上去很好。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如果逍遙派在我們這邊購買物品,我們就送到棲霞之國與滄瀾之國的邊界線上就好。運輸費用、關稅等等,照收不誤?”

“額……但是……我的意思是假如……假如說我們與大洋集團的直接聯系中斷,那大洋集團能否越過中斷區運輸貨物呢?”

“這個啊……大洋集團尊重每一個地區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所以,具體如何,怕是需要具體分析。”

張浩回答的非常滑溜,完全沒有表露自己的態度。

此後眾人又詢問大洋集團關於民生物資的救援、醫療、教育等的情況。張浩也只是表示:我們將竭盡全力,但也會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等。

不過這畢竟是一個小小的碰頭會,張浩也不能全程打太極,還是給出了一些底線。比如,張浩適當的表達了對經濟擴張的野心、表達了大洋集團對各種珍貴資源的渴望。當然,還有商業集團、資本主義體系對財富的渴望。

第一天的接觸在黃昏時結束,大家回去整理一下,第二天開始了正式的嚴肅的談判。這一次談判,就在談判大廳了,四周沒有了絲竹之音,所有代表都著正裝、配身份印章。坐在屬於自己的位置上。

張浩坐在主位,正北方。這一次,張浩即代表了大洋集團,也代表了棲霞之國。

東方是逍遙派、西昆侖、天魔教、無生天羅教、少澤之國、以及各個國家的代表。西方自然就是剩下聖地和國家的代表。

談判剛開始,張浩的秘書,就代表張浩宣讀了大洋集團對於中立條款的構想:

大洋集團完全中立,並希望保持商路、資本的暢通無阻的權利——也就是大洋集團可以任意穿插交戰區、戰場等。

此外就是大洋集團將竭力對普通民眾提供基礎的糧食、基本醫療、基本教育等,並不會直接參與戰爭、也不會通過這樣的支援來間接支援戰爭。

最後,既然中立了,那麽大洋集團的人員安全必須得到保證,各地不得隨意傷害大洋集團的人員。

而後,尹紅又宣讀了棲霞之國的條款,與大洋集團基本類似,唯一就是增加了設立領事館的選項,增設棲霞之國法律影響的條款。

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的條款,大體合理,但細節霸道。眾代表自然不同意,一場激烈的談判,在悄然間開始。

整個談判用了足足六天時間,最終張浩等代表終於在正式的《中立法則》上,簽字了,劉欣雨甚至親自打電話過來,準許尹紅拿出一個用法術拓印的、一次性玉璽印章蓋印。

這一次性印章直接融化、烙印到《中立法則》上,至此,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將保持一種近乎絕對的中立。

中立條款大概有三個主要方向:

1,任何國家、聖地戰敗逃逸的人員,只能在大洋集團、棲霞之國指定的城市居住,並保證他們的安全,但必須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且不準離開指定城市。

2,原則上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的商隊,可以抵達每一個角落,包括戰場。但安全自負。在非交戰區,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的商隊,將會絕對安全——但需要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3,大洋集團、棲霞之國將竭盡所能的保證普通人(煉氣期及以下的)的生存等,在戰火中撐起一片希望。

《中立法則》固然為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保證了商路,但大洋集團和棲霞之國也要承擔起社會的責任,為戰爭中的社會,保住光明和希望。

眾人鼓掌,中立法則的確定,代表了文明的進步。

但就在這時候,張浩忽然接到一個電話,是大廳外面打來的:滄瀾之國帝都淪陷,玄真教……屠城了!

現場都是高手,大家都聽到了。

頓時,一片死寂!

尤其是黃繼業,一瞬間就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