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一章 銀行(第3/3頁)

在劉欣雨心中,她很自然的將人劃分為:沒用、有用、有大用、不可或缺四個等級。而馮東來,只能算是‘有用’而已。

劉欣雨視察了寧河郡,尤其是著重觀察了這裏的工商業發展情況。

得益於張家和大洋集團的發展,加上航海的成功,這裏的工商業很是活躍。如今甚至很多百姓,都將自家的水果、糧食等拿出來出售。

寧河郡的貨幣引起了劉欣雨的注意。因為玄鐵工藝的進步,導致過去的玄鐵幣不斷貶值;如今寧河郡的玄鐵幣,純度已經達到70%!

70%純度的玄鐵,幾乎是60%純度玄鐵價值的五倍——也就是說,寧河郡這裏的玄鐵幣,已經貶值五倍了!

但混亂卻沒有發生,因為張浩開啟了“大放水”模式。加上工商業的發展,讓這裏的百姓收入急速增加。如此反而促進了當地工商業的發展。加上航海的影響,這裏隱隱醞釀這某種變革的力量。

而在劉欣雨關注到寧河郡貨幣的時候,張浩卻已經開始真正考慮建造銀行了。

不同於大洋集團,張浩對這個將來的中央銀行保持了足夠的警惕和理智。銀行是一把雙刃劍,兩邊都很鋒利。

銀行對工商業的發展是毋庸置疑的;但銀行對工商業的收割,也是冷酷乃至殘酷的。

通過操控貸款,銀行可以將一家優秀的企業逼到絕路,最後低價收購、然後再打包出售,這個過程可以獲得十幾倍、幾十倍、乃至更加瘋狂地利益。

等到了這個情況後,銀行已經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最大阻力。但銀行又牽扯了大半個社會的利益,根本難以跨越。可以說,這時候的銀行,已經是社會的緊箍咒,將整個社會牢牢的鎖死了。

如今自己既然有機會策劃未來,張浩就想是否有辦法一舉解決銀行的問題。但張浩站在海邊,一直思考到日落,也沒能想出完美的解決方法。

張浩在思考,竟是沒人打擾、或者說沒有人敢過來打擾。直到周雪瑤被大家請了出來。

周雪瑤輕輕走到張浩旁邊,並肩而立,她輕輕靠在張浩肩膀上,柔聲道:“在想什麽呢?”

“在想我們的未來啊!”張浩伸手攬著周雪瑤的肩膀,輕輕嗅著佳人淡淡的幽香,狂飆了一天一夜的頭腦終於冷靜下來。

抱著周雪瑤在海邊坐下,兩人一起看著大海的落日。張浩悠悠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我想到一種新的錢莊發展方式,但這種新的錢莊發展方式或許會帶來更加更加嚴峻的未來。

銀行不是慈善機構,銀行促進和孵化工商業的方法,就是貸款。但貸款方不一定就能發展起來,說不得還會有騙貸的,所以銀行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止損。但既然有了這種能力,未來的銀行難免會舉起屠刀。

張浩不可能一直盯著銀行。所以張浩想在發展之初,就給銀行套上緊箍咒。

說罷,張浩有些感慨地說道:“現在的錢莊,最多也就是九出十三歸。可如果按照我的設想,銀行發展起來之後,那可能是十出十五歸、乃至更多。甚至借此拖垮貸款方。”

周雪瑤靠在張浩肩膀上,輕輕說道:“我不太理解你說的。但我想我可以替你坐鎮這個銀行。”

張浩摟著周雪瑤的手稍微用力,“我不想你接觸這些方面。其實化學研究、醫學研究,更為重要。銀行的事情,我再想想。”

周雪瑤輕輕應了一聲,靠在張浩肩膀上,一起看著夕陽緩緩落下。夕陽將兩人的身影拉的老長、老長,一直沒入遠方。

好一會,周雪瑤忽然說道:“我想,銀行的事情……我們是不是考慮的復雜了,太陽都有落下的時候,沒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現在只需要留下警示,留下內部清理制度就足夠了。”

張浩搖頭。

“不對嗎?”

“不是,有一樣是一成不變。那就是我對你的愛啊……哎哎……你掐我做什麽。”

“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