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談判(第2/3頁)

其實更低,但張浩和劉景明說過這個成本價,那是幫劉景明鑄造玄鐵幣、穩定市場貨幣價值時候說的。

劉欣雨點頭,然後問道,“張浩,技術……怎麽研究?”

“市場!”張浩笑道,“市場的需求,自然會促進技術的進步。我這裏要說的,就是一種自由市場的經濟模式。

比如我們最需要的靈米吧,市場每時每刻都需要大量的靈米。好的靈米,大如拇指,晶瑩剔透若寶石,但價格昂貴;差的靈米若黃豆,只能喂馬,無人問津。

而市場的期望是質量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

只要殿下放開市場,允許自由競爭、並且是保證合法的自由競爭,擁有靈米產出的商行、甚至是農民,就會嘗試改進種植技術,提高畝產量。

過去世家大族一直另加在農民頭上,讓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但如今不同,陛下只需要在各個郡縣設置專門的交易所,允許農民自由買賣自己的物品,並保證當地不會有欺壓百姓的事情出現。

我相信最多三年,百姓就能顯著的改善靈米的畝產量、以及質量,而價格會極大地降低。

還有就是紡織行業,據我所知已經有不少商行在紡織機上,已經取得了進步。只是過去市場以及沒有盤活,加上棉麻絲等受限制,導致技術無法落實。

如果陛下設立專門的紡織交易市場,我相信兩年內就能看到變化。”

“說的有道理。但無論是三年還是兩年,朕都覺得……時間有點長!”劉欣雨終於開始自稱‘朕’了。第一次自稱,似乎還有點小小的別扭。

張浩立即回答道:“那就促成專利制度。讓有些人可以憑借技術授權生存,那麽他們就能專心研究技術。

比如張家的黃明山等人,就一直在負責技術研究;他們只研究技術,而將成熟的技術交給別的生產部門。

再比如張家,張家在大洋集團內部、在煉器公會內部,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促進了雙方的共同成長。

煉器公會、以及大洋集團的各個代表們,獲得了技術,可以最快的投入生產;而張家則獲得了財富的支持,可以繼續更多的技術研究。”

劉欣雨若有所思,她漸漸明白了未來國家的發展方向。但一時間還有些朦朧。此後幾天,劉欣雨就與眾人討論這些。

一個全新的國家,需要考慮的有太多太多。

而這幾天時間裏,也紛紛有各種策略出台。

擴建坊市,並重新梳理坊市的管理體系,將一切都抓在國家手中,增建專門的農貿市場,紡織市場等,允許自由交易,同時警惕各種可能的違法活動。

為了保證市場的良好運轉,違法的懲罰力度很大,嚴重的甚至可能會被判死刑。亂世用重典,如今百廢待興,決不允許宵小出頭。

還有稅收,農業產品稅收很低,只有百分之一的樣子;而到了修行物品的稅率,就高達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也基本上是國家以前規定的稅率。不同的是,以前雖然有稅率,但國家命令難以深達地方,地方都被世家大族等把持。國家真正能收到的稅收,只怕也就百分之二的樣子。

此外在張浩的促成下,還有為了商業流通而增修的全國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但修路費用可不低。都說金橋銀路草建築,修路的成本價很是昂貴。要一口氣修補全國的通道,現在的棲霞之國根本就拿不出那麽多錢了。

而張浩的辦法就很好:承包給個人。

國家將各地區的道路重新勘定,根據品相、重要性等劃分不同的等級,由各個工商業集團競標修補。

修路完成後,可以通過收取過路費的方式來收回成本、並盈利。國家規定過路費的最高標準,防止某些集團腦袋抽筋。

對於一些競標後、卻不認真做事的商行,則給予嚴厲的處罰。最高處罰可以收回公路收費權,讓投入打水漂。當然,國家也必須要指定一定的指標,不能隨心所欲。

為了試行招標規則,這一次在建武郡新建的帝都,就采取了招標方式。每一個城區的建設,都開放招標,並且留下永久性責任標示牌,一旦出了問題,立即尋找當事人,賠償所有損失,嚴重的甚至會被判刑。

又是一天傍晚,一件事情打斷了這次前所未有的討論。前往燕雲之國談判的嚴卿和鄭友回來了。果不其然,燕雲之國拒絕了——我們都占領了舟山之國過半的領土了,你竟然讓我們退出去,那怎麽可能!

而且眼下這情況,似乎再加一把勁,就足以摧毀整個舟山之國了,傻瓜才放手。

不僅如此,燕雲之國還侮辱了嚴卿和鄭友、以及棲霞之國——兩個勉強達到金丹期的小家夥就能代表棲霞之國,棲霞之國果然是軟蛋啊,女子當權真的是小家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