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弱國無外交(第2/2頁)

張浩很不願意承認,但卻不得不承認。承認自己是來求救的、承認自己不如別人,這是一個十分痛苦的認識。

笑聲中,黃紹先繼續說道:“再說說我們滄瀾之國吧。張少爺不會真的以為我們滄瀾之國危險了吧?

呵,那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小國和大國的區別。

到現在為止,滄瀾之國沒有丟失一寸土地,所有的關卡都完整無缺。

晉陽之國其實無力東進,對我們的壓力幾乎不存在。從晉陽之國開始防禦到現在,我們沒有在西線增加一兵一卒。

還有來自少澤之國的幾個軍閥攻擊,但這些軍閥後續乏力。拖到現在他們的戰鬥力已經開始衰減。

唯一有威脅的,也就是東方的瑯琊之國。但瑯琊之國現在也是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占領潛龍港的三十多萬軍團,卻是進退不得!

那潛龍港不是我們無法防守,而是主動讓出去的。困住了瑯琊之國的三十萬精銳。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與瑯琊之國的戰鬥中,贏得了主動。

此外,在瑯琊之國東方,還有一個‘南唐之國’。就在前天,我們已經與南唐之國建立聯系。預計半個月左右,南唐之國將出兵攻打瑯琊之國。

我們已經商量好了,未來將共同出兵消滅瑯琊之國,各分其半!”

張浩目瞪口呆。他忽然發現:貧窮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好吧,確切的說一直在棲霞之國這個角落裏轉圈,忘記了外界的廣闊。

在這個廣闊的世界裏,戰爭從來都不是一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每一次戰爭都是數個國家、甚至更多國家之間的博弈。

黃紹先說的或許會有些誇張,但決不至於信口開河。

張浩覺得,潛龍港應該不是滄瀾之國主動丟掉的,而是不得已之下做出的選擇,但卻也將潛龍港利用到了極致,困住了瑯琊之國三十萬精銳——當然實際是多少精銳,張浩持有懷疑態度。

但不管怎麽說,有一點張浩是同意的:滄瀾之國沒有滅國之危。所以滄瀾之國可以慢慢的發展;而棲霞之國卻不行!

但張浩並沒有就此放棄,他忍著怒火,勉力爭取足夠的利益。並且張浩也有一定的理由,一旦西方被晉陽之國統一,對滄瀾之國來說同樣是一場災難。

最後,張浩對著黃紹先說道:“一個統一而強大的晉陽之國,絕不會甘於平淡!”

黃紹先稍微停頓一下,最後看了下大帝,終於對張浩點頭了:“這樣如何,丹藥價格不變,這是國策不好更改。但每100顆丹藥,我們額外贈送10顆同類型的。”

“成交!”

於是一場後來充滿爭議的交易就此簽訂。以後爭議的不是價格多少的問題,而是折扣的計算:

張家允諾,用丹藥交易,價格九折;

而滄瀾之國表示,所有的丹藥,每100顆就多贈送10顆,也就是110顆丹藥。

那麽問題來了,誰的折扣(讓步)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