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鋼廠升級計劃(上)(第2/2頁)

但是這種改變還遠遠不夠,三百人,連鋼廠現有的最大產能都發揮不出來,更不用說甚麽幾年內完成五百萬噸訂單了。

人力已經達到極限,調動都很難,設備改進變成了必然。

鋼廠老板們找上門想訂購新設備時,沈文劍擔心鋼廠老板們過於低估生產線的開發與裝備費用,先給了點甜頭。

鋼廠提前拿到一百萬噸標準結構鋼的加工訂單,包含預付款三十萬兩和相應數量的鐵礦等在內。

見到有玉劍山掌門大印的絹質訂單,鋼廠老板們也發狠了,一開口就要上百萬噸級的生產線。

但是,這個要求被回絕了,玉劍山只提供最大產能八十萬噸的成套生產線,要價為六十萬兩銀子,可以分期付款,一年內開始安裝新生產線。

六十萬兩!

這個費用把老板們驚傻了,兩個老板差點當場就去了。

於是,幾乎理所當然的,老板們嘗試借助行政中心的渠道,跟海龍山接觸。

海龍山的人接到要求,一臉懵比,年產一百萬噸鋼材,還包括特種鋼!可是廠子只有四百個人!

設備要怎麽做?人力如何安排?

災前,年產一萬噸的鋼廠都沒見過,一百萬噸,那工廠得是什麽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