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材料學的啟發(第2/2頁)

“如此,是否惹人紅眼?”面對如此龐大的收益,掌門開始擔心有不軌之徒聚眾來玉劍山鬧事。

沈文劍點頭,不過沒當回事:

“掌門只宣告兩條,即可解此隱患。其一,充能器太難做,需得一年才可造一台,若是壞了,也需修上數月。其二,若是租用過程中學到如何制充能器,我玉劍山絕不追究。”

第一條容易明白,大家一堆人在玉山鎮外排隊等著充石頭呢,誰要是把充能器弄壞了,那就不是玉劍山一家的事了,鬧事的人遭到群毆都是輕的。

什麽?真的機器故障而壞?

特麽連夜修好啊!

科研部邊提新技術要求邊改進邊造,都只要二十天,真要弄成一天兩千兩銀子的生意,造一套備件那還叫事兒?

第二條,這個時代的正常人可能就比較難明白了。

因為利潤太離譜,必然會有一大堆煉器高手借著租用的名義前來“觀摩”。

哪怕他們沒有科研部這麽多的雙符文定式可用,充能器上的符文也沒有在材料表面的,還做了法術屏蔽處理。但是穩定的熱度是很明顯的,多出些人力、材料,造的大些復雜些,把功能勉強實現出來是遲早的。

到了那個時候玉劍山跑去聲討沒有任何意義,不如一開始就做出聲明,還顯得玉劍山大氣。

這個聲明一出,那些有實力的門派就會產生錯覺:“老子看一眼絕B能造出一樣一樣的來。”

如此若有人想打劫玉劍山,很難得到大勢力的響應,沒一點希望還原充能技術的,卻也很難在玉劍山幾百金丹弟子眼皮底下做出什麽大事,何況還是在玉劍山的地頭上搞破壞,人不夠絕對是作死。

短時間裏,大多數人都想不到這單單一台充能器到底投入了多少工藝改進與符文技術,足夠玉劍山好好賺一波了,必要時還可以主動傳出部分技術,以加深友好門派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