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孔老初爭(第2/3頁)

“那是,那是鳳凰?鳳凰輦車?”

“怎麽會有如此多的鳳凰?”

……

……

……

無數聲音響起。

卻看到,在那烈日高照的天上,此刻有著上百只鳳凰環繞洛邑飛舞之中。

而在這百鳳飛舞的中心,有著九只顏色不一的鳳凰,拉著一輛輦車。

輦車停在高空之中,看上去那麽的高貴華麗。

百只鳳凰化為人形,恭立輦車附近,對著輦車一禮。

輦車的簾子拉開,緩緩,從其中踏出一名七彩長袍的女子。

女子高高在上,在烈日之光襯托下,那麽的神聖光彩奪目。

“鳳凰老祖?”周天子陡然臉色一變。

站在九鳳輦車的露台之上,居高臨下,冷冷的看向下方的洛邑。

“鳳凰老祖,找來了?”亓官赤臉色一變。

“那就是鳳凰老祖?”南宮敬叔驚愕道。

就在眾人露出擔心之際,鳳凰老祖身旁一個鳳凰侍衛,對著下方一指。

鳳凰老祖的目光,順著侍衛所指,瞬間看向了亓官赤所在的小院之地。

隔著很遠的距離,冷冷的看向周天子所在的小院,居高臨下,如帝君臨!

……

洛邑之北,邙山之巔!

身旁,黃河之水奔騰呼嘯,老子、孔子靜坐大石之上。

二人沒有放出絲毫氣息,各自大道也沒有展露一毫,但,就這麽坐著,卻讓老子的學生們感受到一眾巔峰對決之意境。

誰也不敢發出聲音,生怕影響了兩大巔峰之人。

旁邊有著小爐煮著茶水,但,二人卻絲毫沒有去喝的意思。就這麽煮著。

有老子學生想要上前給二人斟茶,但被列禦寇拉住,搖了搖頭,不得上前打擾。

坐了好一會,老子終於率先開口了。

“黃帝帳下,倉頡造字,得人道天書,取人族大功德時,曾向神農、黃帝、東華帝君有言,可還記得?”老子看向孔子問道。

“倉頡保證,護黃帝血脈,一個元會!”孔子點了點頭。

“一個元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時間到了!”老子笑著說道。

“一個元會?”孔子盯著老子,神色一陣復雜。

昔日倉頡,後之老聃,今稱老子,的確履行了其昔日承諾,一個元會時間,緊守諾言,看護黃帝之血脈,直至如今的周天子。

老子輕輕端起一旁小爐上的茶水,在前面的茶杯中倒了一杯,繼而將茶爐繼續放在小爐之上。

只有一杯茶!

老子將這杯茶遞給了孔子。

這是一杯茶,更好似一份承諾一般,借此茶,歸還孔子,好似是說,這份承諾到此結束一般。

看著老子遞來的茶,孔子深吸口氣,鄭重接過,喝了一口。

見孔子喝下自己斟的一杯茶,老子微微一笑,頗為滿意。因為這一口,老子就再也不用被大周羈絆了。

“借此看護姬姓血脈這一元會,閣下也收獲頗豐吧?”孔子看向老子。

“一個元會,讓我靜下心來,的確懂得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更看清了很多!”老子點了點頭。

“看清了什麽?”孔子問道。

“看清了三皇五帝,看清了將臣之劍靈一族,看清了群聖相爭,看清了封神之戰,看清了劍靈門外之亂,看清了昔日七聖!”老子平靜道。

“哦?這一個元會,都被你們看清了?有何感悟?”孔子好奇道。

“過剛易折!他們成為歷史,都是定數!成為過去,都為必然!天地之道,在乎大德!他們?終究舍大德,而逐小功!”老子平靜道。

“哈,哈哈哈,過剛易折,舍大德而逐小功?願聞老子高見!何為大德?”孔子盯著老子,眼中閃過一絲平靜中的不忿。

將臣、七大聖人,在老子眼中,不值一提?你這老子,口氣還真不小。

老子指了指一旁奔騰的黃河之水。

“此為大德!當可學之!”老子鄭重道。

黃河之水?

孔丘看了眼奔騰的黃河之水皺眉道:“水有何德?”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老子鄭重說道。

老子以水喻道,向孔子闡述其之大道與上古七聖之爭有天壤之別,上古諸爭,都以剛強者為堅,而老子,卻以柔弱者為堅,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上善若水,闡述上古諸爭之莽。

而到了孔子層次,自然聽出老子大道之渾厚。也從其話語中,感受到一股莫大自信。

相比如今的老子大道,上古將臣、七聖之流爭鋒,的確過剛易折,猶如莽夫相爭,舍大德而逐小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