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大儒

宋儒吸收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佛道兩教發展出來的各種的精華,融入自家。

再經過北宋時代短暫的各派相爭之後,在南宋之後,以理學統一儒術,成功的成為天下顯學,影響了以後的數百年的意識形態。

而宋儒和漢儒最大的區別就是,漢儒有著相當大的神學系統,而到了宋儒就變成了純粹的人道學問了。

然後一直深入到了最基層的人心之中。

即使到了後來,佛道兩家都已經世俗化,庸俗化,幾乎喪失神聖性,然而儒學卻是深入人心,不可動搖。

若非西學東漸,面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革。

被人以武力改變,怕是儒學還要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

陶小吳想著這些,開口說道:“仙道乃天道,儒道乃人道!”

這婁成生微微一愕,聽著陶小吳慢慢解釋,漸漸就明白了過來。

陶小吳這是讓儒門進行變革,剝離天人禍福感應這些東西,成為徹底的人道學問。

此策等於是斷臂求生啊!

婁成生雖然知道,陶小吳這一策能夠挽救儒門。

但是如此大的變革,卻非是他一個人能夠做主。

沉默了片刻,終於開口,道:“此事太過重大,我也做不了主,只能回去好好商議一番。

不管怎麽說,通真先生對於我儒門的恩情,我儒門永世不忘!”

陶小吳聽了,滿意的道:“我也只是隨便說說而已,成與不成,河陽先生回去慢慢考慮!”

婁成生剛才這麽一句話,就是代表儒門對於陶小吳的承諾。

這種事情,日後肯定會有所報答他陶小吳的!

也就不枉他為儒門出謀劃策了!

日後,就算是儒門剝離了神道力量,單純走人道。

然而也是一股不可輕忽的龐大力量!

儒門欠下他陶小吳天大的人情,日後總是要報答的!

果然,這婁成生立刻就投桃報李,對陶小吳道:“朝堂之上,對於通真先生的事情上還有一些爭議。

許多公卿都覺著通真先生大才,正該留下輔佐太子,往任淅王師是有些屈才了!”

陶小吳笑了。

既然婁成生這麽說。

便是準備報答他了!

就是說,便是天子已經下詔,儒門也會想辦法讓陶小吳繼續留在太子身邊的!

而這只不過是儒門還他人情的很小一部分而已。

然而陶小吳聽了,卻只是搖頭而笑,道:“我此來此鹹安,為的是輔佐朝廷,早日讓天下恢復太平。

聽聞茂州那邊梵僧騷鬧騰的很是厲害,實在是可惡的緊!

也正想去會會他們!

何況,當日我在太典山修行,那些梵僧也曾經打過我太典山的主意……

這次公事私仇一起找那些梵僧去算算!”

那婁成生已經聽懂了,這是陶小吳不想留在鹹安,太子身邊,而是願意去茂州。

只是這就讓他愕然:“太子濡慕先生,難道先生就不想留下來輔佐太子麽?”

在他想來,陶小吳應該想留在鹹安,輔佐太子登基,以後才能夠獲得最大好處。

卻怎麽也都沒有想到,陶小吳居然不打算留在鹹安,而是打算出外了!

陶小吳微微搖頭,道:“太子出閣開府,羽翼已成,勢力已固,我留此也沒有什麽意思,還是離開的好!”

那婁成生稍稍考慮了一下,就笑道:“通真先生當真是仙門中人,深知功成而不居之理,在下佩服!”

卻是已經明白,如今朝堂之上對於陶小吳的諸多爭論,其實很大程度是因為陶小吳對於太子的影響力。

輔佐太子登基為帝,這是從龍之功,天大的功勞。

誰不想?

然而陶小吳一個外人,來鹹安短短數月,就已經為太子改變局面,更對太子有了巨大的影響力。

這麽一個人,肯定沒有人願意他留在鹹安,繼續影響太子。

陶小吳強留在鹹安也不是不成,只是這麽一來,就太礙別人眼了!

還不如趁早離去。

在印象最好的時候離開,日後太子還會不斷思念陶小吳。

真遇到什麽過不去的坎,第一個想到的也是他陶小吳。

這就是距離產生美的道理!

而且他主動離去,其他圍繞在太子身邊的人,也要承他陶小吳一個人情!

所以說,陶小吳這以退為進,實在是高明。

不愧智者之名!

而當然了,對陶小吳來說,他是修行者,修行最為重要。

人道朝廷的權力對於他來說,並非是最重要的事情。

何況,在陶小吳看來,隨著天庭開始穩固,即將和朝廷試探接觸。

兩個龐然大物的結盟,必然有著一連串的接觸,試探,爭鬥,最後達到妥協。

這鹹安必然將變成一個巨大的漩渦!

這其中不知道多少人,會變成犧牲品。

陶小吳才不願意留在這鹹安,還是脫身而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