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改編

五百萬兩現銀,五百個大銀箱,準備起來不是那麽容易的,堆積在銀山各處煉銀工坊中的大半都是沒有提煉的銀礦,真正的現銀只搜羅出來三百萬,不得不從出雲、石見兩個藩國府庫中調撥,這才湊足了數目。

搜羅、清點、裝船,耗時一個月,五條集裝箱船在聽風道人和楊先進的押運下駛向南島交卸。於是,大家開始默默的等待,等待著有可能到來的局勢變化,當然,也可能什麽變化都沒有。

紮堆於瀛州的高修們忽然間一個個都消聲匿跡了,連南島上的青丘軍也偃旗息鼓,不再有任何主動性的軍事進攻,等待著被道門改編。

五月,道門瀛州總督府發布了改編辦法,這個辦法獲得了胡老頭的同意,他在詔令上簽了自己的名諱。

對青丘軍的改編分為三步,首先是將南島已經探明的五處靈眼拿出來分割,按照胡老頭提供的立功嘉獎名單,分授給功勛最大的前五位散修,以他們為首成立五個宗門,願意過上穩定修行生活的,自願報名加入其中之一。五個宗門以長老堂形式聯合申報建立南島道館。

第二步,明軍將會吸納其中的部分進入軍中,或加入瀛州分艦隊,或加入瀛州都司,甚至委派進入駐屯軍擔任要職。

上述兩個方案都不願意接受的,可以選擇離開,依照胡老頭評定的功勛等次獲得一筆可觀的遣散費,預計支付二百萬兩,先期由總督府墊付,後期從銀山的開采中填補。

最終,青丘軍有二百六十余名修士及其麾下部眾加入南島道館,一百八十余名修士連同麾下被吸納入明軍,三百多名修士攜部眾選擇離開——有些人返回東海和南海的家,有些人則被梧桐道人、張錚和青山道人招攬,乘船向西,開始他們的冒險旅程。

改編完成後,道門在瀛州的實際控制範圍囊括本島的關東地區、北島全部、南島全部,占領區人口達到五百萬。

趙然在建設各地道院和道廟的同時,以總督府的名義向簡寂觀行文,征募十方叢林中的道士前來瀛州布道。

征募的消息一經發布,報名者極為踴躍,幾乎到了打破頭皮的地步——因為大家聽說趙致然道長在瀛州擔任顧問,還聽說他將給應征布道者打入觀想圖,可以立刻開始修行,而不用去擠占每年那可憐巴巴的考錄名額。

瀛州總督府給出的征募名額一擴在擴,達到了五百人,卻依舊遠遠低於報名人數,簡寂觀無奈之下,只得將其分至各省,每省三十個名額,剩下的在簡寂觀內部調配,簡寂觀的道士們也早就眼巴巴望眼欲穿等著呢,不解決本觀的問題,誰還有心思給你幹活?

之前都是趙然和各省私下達成約定,一直沒顧及簡寂觀,隆慶七年、八年,有不少簡寂觀的道士紛紛上交報告,自願要求“下基層”,哪怕降職也在所不惜。這股下基層的風向一度令張元吉都擋不住,無奈之下,只好由大都管趙雲翼出面溝通,得了每年十個名額的指標。

話說瀛州十方叢林道士名額分配各省後,各省道觀同樣頂不住這股熱潮,剛好一年一度的大考在即,於是結合起來,把名額擴充三十名,這才解決了問題。

五百名考錄過關的道士乘船抵達瀛州的時候,瀛州改建、興建完成的大量道院、道廟都空空如也,正等著人進去布道。趙然也不耽擱,艱苦奮鬥一個月,將他們引入修行之路,將他們送進各自的崗位。

這批職業布道手的到來,立刻令瀛州布道局面為之大大改觀,專業就是專業,比那批半吊子出家、臨時倉促上陣的修士們強得不是一星半點,九州閣反饋的數據顯示,九月份,平均數據猛增三成,十月份直接翻倍!

但隨著這批道士入駐瀛州,總觀對瀛州戰事的關注度也在增加,張元吉就多次發函瀛州總督府,追問戰事進展。

雖說當時定的是三年之期,如今也才過了一年半,但面對追詢,總督府也不好太過敷衍拖沓,經稟明趙然後,艦隊於十一月底登陸東島,將這座有三十多萬人的大島納入治下,算做一個重大戰果,向真師堂報捷交差。

捷報中寫道,經過三個月的細致籌備,我瀛州分艦隊和瀛州都司合兵聚力,眾志成城,一舉突破關門峽天險,於八幡濱登陸成功!大軍揮師向東,連克西予、大洲,將敵重兵集團分割為南北兩部。十二月初八,指揮指曾汝明親臨矢陣,千戶宋雄馬踏敵營,大軍用命,擊破頑據於土佐之敵萬人,敵軍潰散之勢,漫山遍野。

擊破土佐之敵後,敵北集團聞風喪膽,棄松山而逃,我軍追於身後,再克高知,將敵圍於香川。

捷報中還說,過完年後,即將展開對香川之敵的心理攻勢,上天有好生之德,大軍不忍殺戮,爭取令敵自發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