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道廟

人心這個東西,確實沒法說的清楚,但這就是白馬院需要的效果,於是趙然問:“我一直是反對太過操切的,時間在我們這一邊,不需要那麽著急。但既然你們都認為這是個好機會,那就姑且試一試吧。你們打算開出什麽樣的條件?”

袁灝道:“我們打算把給每個頭人的十二文錢,全部付給願意留下來幹活的人。”

趙然沉思良久,搖了搖頭:“恐怕不夠。換位思考,如果監院你是一位部民,家主讓你回去收割莊稼,你敢為了這十二文錢抗命嗎?做工雖然賺的是自己的,但能做多久?給頭人幹活雖然沒有工錢可賺,但這輩子都是需要頭人發糧食的。”

這麽一分析,問題就出來了,袁灝和雷善頓感原先想的有點簡單了,這就不是工錢高低的事,而是打破鐵飯碗的事,有幾個人能有這種勇氣把頭人的莊稼撂下不管,跑來給白馬院幹活?別說每天十文錢,哪怕提高到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怕是都沒人會來。

再幹幾個月南線完工,到時候怎麽辦?

趙然在記憶中仔細搜尋,整理了一下思路,接著道:“這其實是一個保障的問題,要麽開出一份十倍、二十倍於以往的工錢,並且告訴他們,南線完工之後還有新的工程,讓他們幹一年就相當於過去幹十年、二十年;要麽就拿出一個對將來的保障方法,讓他們知道,離開了部族,離開了頭人,他們依舊能吃飽肚子。大概就這兩個辦法,你們考慮考慮。”

袁灝和雷善下去商議,過了一個時辰後回來,告訴趙然他們商議的辦法。他們打算將配售草場的政策向部民開放,允許部民們向慈善金借貸,然後購買草場。

針對這一議案,白馬院召開三都議事進行了討論,研究了很多可能遇到的問題,最大的難處在於,施行之後會令矛盾激化,因為這些部民在頭人們眼裏,是他們的“私產”,白馬院的做法,實際上是在和頭人們搶奪財產,頭人們為了保衛自己的財產,勢必會使出種種手段,如體罰、圈禁、以家人為質等等方式,阻撓部民下山。到時候白馬院管不管?

不管,部民們會對白馬院失望,今後再有什麽措施出台,人家壓根兒不信了。可要是管的話,又違背了當初和三部土司的協議,插手人家部民自治。對於整個松藩大大小小的數十個部族來說,道門的不誠信,也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最終,爭論還是以趙然的發言一錘定音。

“我道門、我大明,從來沒有承認過任何形式的奴隸制,所有家主和家仆之間的依附關系,都是以契約形式存在,哪怕十年契、二十年契,哪怕契約期滿後再續,這終究不是奴隸。我們承認三部的自制,但並不代表我們承認這種黑暗、腐朽、愚昧的奴隸制。”

“只要在白馬院登記入籍,就是紅原的百姓,只要是紅原的百姓,天然就是道門的信眾,而非某一家某一人的私產。如果為此需要付出代價,無論這代價是什麽,我們都願意承受,願意捍衛每一個人在三清之下一律平等的權利。”

根據趙然的講話精神,白馬院出台了嘉靖二十四年第十三號方丈令,凡是響應白馬院號召,接受征募的各部部民,只要連續應募三個月,便可至白馬院登記入籍,編制保甲,有機會享受白馬院的土地配售政策,同時可向慈善金申請低息貸款。

為了保證這一措施得到有效執行,白馬院規劃了兩百個定居村落,有些是在過去黨項人廢棄的村寨上翻修,有些幹脆就是新建。這些村落散布在整個紅原大草原上,沿著西線、北線和南線三條官道排列,一個村落就是一甲,一甲安置十戶,規劃容納一萬人,為此調配草場五十萬畝。

同時,趙然行文天鶴宮,正式將杜騰會答應過的八名受牒道士、十六名火工居士的編制拿到了手中,這些編制是天鶴宮一直抓在手裏沒有舍得放下來的,在趙然的“圍追堵截”下,杜騰會最終還是忍痛撒手了。

有了編制,趙然從谷陽縣調來了關二任方堂堂頭,位在盧方主之下,負責整個紅原村民保甲護村隊的籌建工作。

關二從在君山廟負責巡查安護的堂主一職,調任白馬院方堂堂頭,算是提了半級,趙然給關二規劃的道門仕途,將來會頂替盧方主,接掌白馬院方堂。

而盧方主則被趙然委以重任,前往海子山下的小街,籌備負責紅原南部四大山系布道事務的道廟。

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在君山靈妖的幫助下,一座兩進的道廟在小街的北側矗立起來,道廟比趙然當年在君山所立還要小一半,一切以快為要。

小街廟興修期間,趙然就報備天鶴宮,然後通過私人關系加速了公文運轉,將蔡法師請到了海子山下的小街設置吸納信力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