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

魏致真榮升靈劍閣傳功法師,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向趙然普及靈劍閣一脈的修行路數。趙然聽得極為認真,這一次的學習,雖然不涉及具體功法,但卻指明了修行的方向,正是他一直欠缺並極度渴望的。

道門修行分為九階,由低至高依次是道士、羽士、黃冠、法師、大法師、煉師、大煉師、天師或真人、大天師或大真人。就其稱謂而言,其實說的是箓職,也就是你到了哪一層境界,道門便授予你相應的箓職。比如趙然如今正在練精一關,相應的箓職便是道士,所以修行中俗稱道士境。

但實際上,這九階箓職對應的九層境界才是真正的修行境界,按照道門修行典籍的劃分,可以歸入四大階段,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

無論正一還是全真,在練精化氣這一階段沒什麽區別,都要經過道士、羽士和黃冠三個境界,修行上是相通的,也的確分不出區別。

煉精之前都要吸納天地靈氣中的炁,為氣海的成型打好基礎,這一關也是築基的關節,基礎打好了,後面的修為深厚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築基完成後,修士可授“道士”箓職,入道士境——這也是趙然目前的境界。

入道士境後,修煉的主要任務便是煉化精元、吸納靈炁,精元是自身所產,靈炁要從外界吸納,一內一外,兩者不可或缺。精元和靈炁煉化出來以後,存儲於氣海之中,待存滿之後,需要將其融合,凝煉為精炁。第一滴精炁融合的同時,便算是入了羽士境。這裏需要注意的是,精元和靈炁同時存儲於一個氣海之中,二者並不排斥,實際上更可以看作是“一個氣海兩層空間”,你存你的,我存我的,存在一起卻互不幹擾,似乎是兩個空間,可又能凝練融合,所謂“玄之又玄”,無外如是。

趙然現在就卡在這一關上,他的靈炁(其實是功德力轉化而來的法力)已滿,可精元不足,所以無法進入凝練精炁的階段,自然就入不了羽士境。

當精元和靈炁充滿氣海之後,可以著手進行融合,或者說是凝練,第一滴精炁凝練出來之後,便代表著正式進入羽士境。

當精炁充盈氣海之內,可將其煉化為“胎”,胎為成丹之前兆,又稱“丹胎”,其狀混混濁濁、粘連纏綿、變化無形。丹胎出現後,修士入黃冠境,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神魂意魄精皆定,心肝脾肺腎所屬南方赤火、東方青木、中央厚土、西方白金、北方墨水朝元,此為五氣朝元。

道門所雲之“丹”,其本質就是氣,所以丹胎初成之後,便進入第二大階段——煉氣化神。

所謂煉氣,就是將丹胎煉化為金丹,成就金丹大道,便可入法師境。這一關極難,無數道門修士被擋在了金丹大道之外,終生不得寸進。能夠成為金丹修士,便算是真正步入了修行的正路之上,和黃冠境以下完全是兩個概念。

煉出金丹之後,便要開始修行本命元神,也就是第二個步驟——化神。由這個階段開始,道門出現了內外之別,也就是正一和全真兩種修行法門的分別。

修行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長生,想要長生,就必須煉成本命元神。金丹是法力的凝聚體,無論正一還是全真,金丹都是法力之源,代表的是修為的境界,而不是方法。不同之處在於,正一所代表的外丹道,其本命寄托在符箓之上,稱本命符箓,全真代表的內丹道,本命直接寄托在金丹之上。

符箓可以直接鬥法,而金丹不可,所以全真一派也會修煉某種法器與金丹相連,又稱本命法器,但卻並非真是本命。

由此開始,外丹道和內丹道在修行上出現巨大的鴻溝,到了最後領悟天道時,外丹道的本命符箓融入天地,可以調動天地和周圍環境的力量,以天地為師,稱天師;全真則將自身煉為天地,體內煉就宇宙,人體歸於本真,稱為大真人。此為合道。

那麽魏致真所說的,樓觀一派既非內丹又非外丹,或者說既為內丹又為外丹是什麽意思呢?

樓觀一派出世極早,當樓觀大興之時,道門其實還沒有正一和全真,更不存在內外之別。在本命元神的寄托物上,樓觀派道法行的陰陽之道,也稱兩儀之道,也就是說將本命元神同時寄托在符箓和金丹之上。

魏致真特意向趙然解釋,同時寄托的意思,並不是說本命元神的一半寄托在符箓上,另一半寄托在金丹上,也不是說本命元神前一刻寄托在符箓上,後一刻寄托在金丹上。它同時與符箓和金丹相合,既在符箓上,又在金丹上,換句話說,它既不在符箓上,又不在金丹上。

這句話或許很難理解,但卻是樓觀派本命元神二元性的真實寫照。舉個簡單的例子,樓觀派修士和別人鬥法時,可以直接以本命符箓出招,也可以與金丹相連的本命法器出招,二者都是“大招”,威力無窮。當本命符箓受損的時候,本命元神並不會受損,因為它寄托在金丹之上。那麽如果本命法器受損了怎麽辦?也不怕,因為本命元神不在金丹之上,而是寄托在符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