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入東萊擒龍子(第2/3頁)

元景清退出定坐,又隨這女子來至一處丹室之內,張衍正坐於蒲團之上,他容色一正,立刻上前見禮。

張衍看了他兩眼,笑道:“瞧你氣機未興,靈湖沉靜,這些時日當是在修持神通秘法了?”

元景清道:“恩師法眼如炬,弟子正是在修煉一門名喚‘八方築宮’小神通,只是其中法門精深博大,未能領悟多少。”

張衍稍稍一思,笑道:“這門功法乃是晏真人傳下,他曾是我溟滄派中一位前輩,本門之中,若論對感神經浸淫最深之人,當便是他了,此位也是這數千載以來,唯一一個以此法入得洞天之人,你倒是運數不差,此門神通也無甚疑難,惟需用心打磨而已,恰是你眼下最合修行的一門法訣,只是切記,便至關口,也不可急進,只需順其自然便可。”

元景清認真道:“弟子記下了。”

張衍道:“以你眼下功行,在外行走也是夠了,為師不日欲往東萊一行,此是你故鄉所在,你不如就隨我同往。”

元景清一聽,心下頓時一陣波瀾,俯身道一聲是。

他出來百多年,無論親人友朋,原來熟識之人當多是化作塵土了,但畢竟是他自小生長之地,雖已仙凡兩隔,當要說半點牽掛也無,卻也不是。

張衍又交代幾句後,賜了一張護身法符下來,便就命他退下。

元景清自殿中出來,到了外間,卻見傅抱星站在外間,訝道:“原來師兄也還不曾離去。”

傅抱星笑道:“原先每回來此,不過留個三五日,便要出去,此回卻是為兄借了師弟之光,得以在此修持近月,說來還要謝過師弟。”

兩人說話之時,那殿中陣靈也是走了出來,其身後跟著一名高有十余丈的巨人,手中拖著一根鎖鏈,捆著一條墨鱗蛟龍,只是身量不過丈許,看去乃是一頭小蛟,安安分分跟在身後,望向兩人時,眼中卻有幾分怯懼之色。

無論這巨人還是蛟龍,元景清此前都是未曾見過,不覺對其留意了幾眼,那巨人對他咧嘴一笑,似是在表露善意。

那陣靈道:“元真人,老爺知你身上無有什麽法寶,更無用以飛遁之物,是以這頭小蛟便賜了你當作腳力。”

元景清雖一向痛恨妖物,不過能夠為自己所用,他卻並不排斥,早在東萊洲時,也有不少精怪為朝中效命,每次都找準妖魔巢穴,用得很是順手,而這蛟龍看去便就不凡,想是能成得力臂助,便道:“請娘子代我謝過恩師。”

那陣靈一笑,道:“奴婢定是帶到。”她對著二人萬福一禮,就回了大殿。

元景清看了一眼那小蛟,一揮手,就將那根鎖鏈斬斷,問道:“你叫何名?”

那小蛟身軀一晃,霎時化作一個清秀小童,規規矩矩一個躬身,道:“小人名喚共乙,見過老爺。”

元景清道:“你既稱呼我為老爺,那便需改個名諱,我幼時曾立志掃蕩妖魔,清平天下,以後便就喚你元平了。”

那小童不由打了個哆嗦,忙道:“多謝老爺賜名。”

元景清把袖袍抖開,元平會意,把身一抖,就化一道墨光飛入進來。

傅抱星道:“師弟好運氣,這墨蛟多是暴虐不馴,要其老實,可不容易,而幼蛟不同,別看個頭不小,可卻懵懂如幼童,你說什麽便是什麽,只要待它好一些,將來可有大用。”

元景清道:“敢問師兄,這蛟龍當如何豢養?”

傅抱星笑道:“這你卻是問錯了人,為兄也是不懂,不過你七師兄是此中行家,人又熱心,你大可以去請教他。”

元景清不覺點頭,他又問:“聽聞大師姐和二師兄也在此處修道,不知小弟可能前去拜望?”

傅抱星搖頭道:“大師姐和二師兄閉關以久,為兄也不知他們在何處,既然恩師未提,想來也不願我等前去攪擾。”

元景清聞此,便也不再多問,與傅抱星一同出了小界,道別之後,便就下浮遊天宮,徑直回了昭幽天池。

因此行見識到了許多功行遠勝自家之人,他自覺眼下修為比下有余,比上仍是不足,是以一回至自家洞府,便又閉關修行,直到整整一年之後,張衍遣人前來喚他,知是去往東萊的時候到了,方才整理裝束,出得關來。

他踏開陣門,出了洞府,再騰空駕風,一路向上飛馳,到得極天之上,起目一顧,見瑞光祥雲灑遍穹宇,一座蛟車停在天壁之上,前有一十六條墨蛟龍引拽,後方乃是一幢九層大塔閣,張衍端坐閣頂之中,景遊則是立在一邊,忙是上前拜見。

張衍道:“且上車來。”

元景清道一聲是,縱光上得車駕。

張衍把袖一擡,一十六條蛟龍齊聲吟嘯,便騰起團團雲霧,拉動塔閣,往東飛渡。

只是半日後,蛟車就到了東海之上,卻見遠處有青煙彩霧彌漫,鋪展千數裏,虹光之上,卻是一駕青鸞飛車,上坐有一名年輕道人,正是清羽門掌門陶真宏,他見得張衍車駕到來,站起迎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