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今知我道在此間(第2/2頁)

“故而我之道,非我一人之道,乃是萬人之道,是萬萬人之道,是天下有情眾生之道!”

一念及此,他迎著一雙雙期盼目光,慨然開口道:

“天不予你等,我予你等!”

“天不授你等,我授你等!”

“天不助你等,我助你等!”

說話之間,聲清穿雲,震動天地!

轟隆隆,他仰首觀去,天中雷雲四聚,少頃,就有滂湃雨水降下。

這一刻,他卻是發本心之悟,觸動天機,於刹那之間,明了自家所求之道為何。

一股玄妙之感,也不知從何而來,往心海之中映入進來。

值此之時,頓覺身後仿佛無數波瀾推動,催促他快些前行,似乎只要踏出這一步,就可成就那洞天之境。

然而在這緊要關頭,他卻排開外擾,不為所動。

縱然此路已開,但有心無行,花開無果,仍不圓滿,此刻一步跨去,也必是半途而崩,今後再也難登其門。

需得善始善終,將這一法門推演而出,方能和心應道,成就正法。

而在此之前,尚還有一事要做。

他往坡下瞧去,見群妖屍首之中,有一團氣旋飄飄而上,直奔長空,再往一地飛去,便留下一句,言:“妖魔未盡,需去斬除,你等且待我回轉。”

言罷,他拔身而起,化光一道,循氣追去。

飛縱有一日夜後,見得那氣絲絲縷縷,自四方而來,漸漸匯成一股,再往地下一枯井之中鉆入。

他看有片刻,便把身軀一沉,亦是往那處下去。

下行有百數丈,便堪堪到得坑地,前方有一高起丈許的暗洞,通往更深之處。

他沿路前行,見洞壁滑而無棱,彎彎曲曲,好似蛇穴,左右並不局促,行有數裏,卻步入一豁大石窟之中。

此地立有一面橫長百丈大小的照璧,明亮如鏡,其內卻一條無角小龍遊動。

其不過三尺來長,渾身瑩白溫潤,宛如美玉雕成,此刻正吞吸那飄入進來的精氣,隨其一吞一吐,可見軀體有一滴血珠沿首尾來回滾動,每轉一圈,身軀便稍稍漲大一分。

它似也是察覺到張衍到來,止住動作,把一對紅如赤玉的龍目瞪來,開口問道:“何人到此?”

張衍揚聲道:“溟滄張衍,奉太冥祖師之命,特來收汝。”

那虺龍恍然,道:“我道精氣如何還差了這許多,原來是你壞我大事!”

說著他搖首一嘆,道:“可惜,可惜,你若再晚來一年半載,我這身軀便可飛騰出外,到時你一門上下,休想再能尋得到我。”

張衍淡聲道:“你便是出得此洲,若仍行荼毒生靈之舉,便是貧道不收你,亦有他人前來降你。”

虺龍哈哈一笑,道:“汰弱存強,此乃天道,天下生靈,便當為我輩口中之食,偏你輩多事,非視之為罪過。”

張衍哂道:“照你所言,如今我強你弱,我來滅你,也是秉天道而行了?如此你當乖乖受死才是。”

虺龍不禁一噎,他哼了一聲,道:“世間有一語,謂之‘成王敗寇’,今朝算是你勝了,我也不來與你爭辯,不過此非了局,你我來日再會過吧。”

隧他說到此處,原先洪盛氣息竟是逐次衰弱下來。

張衍眼中,可以看見其周遭靈機飛快離體而去,而那一段身軀更是變得黯淡無光,好似原本美玉正在慢慢化作為一塊頑石。

他知曉此是這頭妖物明白鬥不過他,是以主動散去自身精氣。

不過其口中言來日再會,這並非胡言。

方才進來時已是看過,此妖本元精氣不在此處,今朝尚不能取它性命,恐這一番糾葛,仍會拖得數百上千載。

他轉念下來,當年太冥祖師若有心,想不難尋得這虺龍元真,留其不殺,因是刻意留予後輩處置。畢竟鎮滅五妖,也是一條成就中法之道,得來太過輕易便難證此法。

但他不行此道,不可能時時看在此地,最好做法,便是如他先前所想,傳得一法,令世人振作奮起,繼而誅滅此僚。

這時他見那身軀之中仍有一縷精血殘存,心下一動,伸手將之攝來。

此血是那虺龍所凝聚,也算得上是天妖精血,但此刻已是散了靈華,自然無有了種種妙用。

但他卻是想到,那蒼龍遺蛻如今不知所蹤,若被當世大妖得去,恐生禍患。而這虺龍卻是那蒼龍之子,得此心血一滴,說不定可設法找到其所在。

他取出一只玉瓶,將此血收入其中放好,便把袖一抖,霎時腳下生風,冉冉飛升,遙去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