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二聖(第2/2頁)

可哪裏知道那容王身後的人,去也正是將玄門搞得七零八落的人呢?

等到天下當真大亂起來的時候,許多皇朝當中的帝王將相都自戕做了鬼修,國中亂成一團。便有更多的“義軍”或是“匪軍”並起,那容王應決然也就沒什麽人在意了。

因為余國原本便是小國。即便這位容王敢為天下先、占據了半壁江山,也不過是那些大國一州一府之地罷了。譬如慶帝一死,國中便有四股勢力攻伐起來,每一股手中的兵將皆號稱數十萬。那離國的一位大將軍甚至號稱統帥三百萬兵馬,容王便成了徹徹底底的“小蝦米”。

可再有兩月過去,那些如春日裏瘋長的野草一般紛紛躥出的諸侯們,就死了個七七八八了。

平日裏妖魔們蟄伏著,人可不大在意那些妖王們原來也將中陸劃成了許多的勢力範圍。到如今妖王們出世了,便也像人一樣打算將土地上的那些生靈,都實實在在地劃歸治下。如此一來,妖魔與人也起了沖突。

譬如離國那位號稱擁兵三百萬的大將,先是以摧枯拉朽之勢占據了離國三分之一的國土。然後洋洋自得,便聽了謀士的建議,打算找一位妖王做靠山、再拉些妖兵助陣,成就個什麽無上帝業。

可他與那個半吊子謀士都不曉得,他眼下所占據的疆土,其實是處於三位大妖王的交界地的。其中最弱的一位妖王平日裏跳得最歡。經常搞出些什麽屠村、屠城之類的舉動來。那位大將軍見這妖王殘暴便覺得他法力高強。一連差遣十幾位使者去了,才搭上話兒。又搭上數百童男女的性命,才得了那妖王的許諾。

可這妖王剛只是空口百話地答應了、還未真做什麽,另兩位妖王就生出了怨氣。認為這位大將軍並不將他們放在眼中,於是在夜裏駕起了妖風直入中軍帳,先合力將那弱些的妖王撕了,再將那位大將軍的心給掏了。

這位將軍身邊也有些異士,合起來並非沒有一戰之力。但如今乃是亂世所謂“明主”比山中的野狗還要多,誰會真為了一個什麽人搭上自己的性命?倒不如做個鳥獸散,良禽再擇木而棲呢。

如此,三百軍大軍一哄而散,又分出了好幾個某王某將來。

也是此類事接二連三地發生,人才意識到……從前覺得天下萬物靈長為人、人才是天地主宰的這種念頭,好像並不是真的。

人們熱熱鬧鬧地擠滿大地。將有人聚集的地方標注為城鎮,將沒什麽人的地方標注為荒野。可實際上荒野之中,也熱鬧得很。在人的疆域之上,還又疊加了層妖魔的疆域。如今天下大亂,人以為亂的是人,可妖魔們也是要來分一杯羹的!

這些人,用了許許多多的命才填出了這樣的教訓。但對於偏居一地的容王應決然來說,如此認知他早就曉得了——他可原本就是跟著一位大妖發的家。

先有木南居的助力,再有李雲心安插的人手。等到玄門崩潰之後,劉公贊又往那兒去了一遭、住了些日子。他乃是玄境的龍身,即便在這亂世中也算是數得著的存在。有了他這麽一層,容軍更不畏懼什麽妖王、妖將了。旁的諸侯是與人鬥、與妖鬥。他卻只要專心盡人事便可——所到之處實力稍弱些的妖王們都要避著走的。

如此一來,經兩月的功夫,這位容王已吞並了余國的全境、慶國的半境。更是往東南方揮師而下,一路平定了十七路反王。到攻至東海國時,疆域幾乎已有從前的慶國兩倍大小了。

此時的容王麾下兵馬號稱兩百萬,定都蓉城。國中立一新教,名曰“二聖教”。大聖為渭水龍王,二聖為通天龍王。每當戰陣時,容軍口中皆默誦二聖名號請兩位神君附體,再上陣沖殺搏命,無往而不利。到底兩位聖君有沒有賜予他們神力不得而知,但至少如此強大的願力,並不會被浪費了去——

如今二聖通天龍王,便現身在東海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