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網成擒(第3/3頁)

說到這裏她站起了身,對雙聖怒目而視:“我才後悔做了什麽遊魂,才後悔同你們為伍!”

話音一落,眾人忙道:“小師妹說什麽氣話——”

遊魂們性情自然也不相同。一時間有勸慰的、有憤恨的、有沉默不語的,還有若有所思的。

但蘇玉宋這時候終於看她了。

冷笑一聲:“後悔了做遊魂?好。那麽你想怎樣?”

言語之間煞氣縱橫,眼神冰冷得像是要結上一層霜霧了。

本就不是什麽太上心境。出山之後又連番受挫,早有一口氣積聚在胸口。辛細柳說的什麽“只適合在幕後陰謀算計”,李雲心此前也說過。但那時候還在小雲山,蘇玉宋只一笑置之,曉得是將死之人的狠話。可如今在這樣的局面中由辛細柳說出來,可觸痛了他的心。

到如今煞氣是真的,眼神裏的冰冷也是真的了。

但辛細柳一點都沒有退縮。倒是又瞪回去:“你怎樣殺李雲心,就怎樣殺我吧!”

眾人大驚。卓幕遮也忍不住轉臉看她——瞧著是想要勸她、又想要勸蘇玉宋。但到底沒說出口。

蘇玉宋便冷笑一聲:“好——”

便是在這……劍拔弩張之際,忽然有兩個人摔進了門。

這宮殿也是一件法寶,又不是什麽尋常的民居,想“摔進門”就能“摔進來”的。

因而所有人的目光都往門前轉了去,正瞧見兩個人。

兩個人都很熟識。一個白衣的女子,乃是劉淩。從前是玄門中的“天才”,這些遊魂附身了宗座、掌門,自然曉得。而另一個,則是豆婆。亦是遊魂,可常年行走在人世間,並不總能見得到她。

可也知道這豆婆與他們都不同——他們奪舍玄門高人的身子,白得了修為。豆婆的修為卻不是白拿的,而是自己修出來的。且不是道統、劍宗的法門,而是畫道。

但眼下,豆婆滿身血汙,面如金紙、奄奄一息。而劉淩抱著她摔進來——瞧著是兩人一路到了這殿外,由豆婆將法寶開啟、她才進來的。

瞧見這情景,無一人不大驚。

遊魂……是極難死掉的。哪怕是附上的身體死了,遊魂卻可以將身體舍了,另往他處去。可如今這豆婆卻像是尋常人一般虛弱無比,看著仿佛本體的“遊魂”都被重創、離體不能了!

誰……有這樣的本領?

※※※

『注1:類似於這一段話吧,其實沒什麽石破天驚的味道、也不是什麽刺激的劇情,只是對於文中某些角色的側面描寫。可能許多讀者看到文中類似的話,會覺得啰嗦,甚至直接略過了,然後略有些“水”的感覺。

其實這種東西呢,我寫的時候花的心思甚至比單純的爭鬥還要多一些。因為其實是在交代文中的邏輯關系、完善人物設定。譬如說為什麽那些修行人看起來都那麽“蠢”?這段話其實就是在解釋類似的問題。而且在前文當中也提過許多次、解釋過許多他們的心理。

比如說他們就是因為情感比較少,所以看事情很直接。要麽錯得離譜——比如迷之自信的月昀子,要麽一針見血——比如這些看穿偽聖的宗座、掌門。但如果沒有許多此類的解釋,那麽可能在閱讀許多劇情的時候會覺得人物反應“不合常理”,有“邏輯缺陷”,這樣其實會大大影響閱讀感的。

比如很久之前有人在書評區說“棄書”,理由是什麽呢,說“這些修行人修的心法明顯有問題,修成了怪物,不該修成這種模樣”之類的。但如果這位朋友有認真看過書的話會意識到,他提的這個問題文中早就、而且是不止一遍地解釋過了呀——他們的修行的確有問題啊!

所以如果沒仔細看,鍋就要我來背了。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李雲心這種主角放在別的書裏——瞧瞧他都做了些什麽蠢事吧——幾次三番把自己搞死,明知兇險還非要去送死,在敵人面前奴顏婢膝。這些都是很可怕的毒點。

但因為我在行文中通過許許多多的側面讓大家意識到他其實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做這些蠢事都有自己的邏輯、理由,所以看起來反倒有“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看起來還很有趣呢”的感覺,對吧。

所以說吧,希望大家在看我的書的時候,也不需要什麽“一字一句地讀”,但不要大段大段跳過。因為有可能你跳過的,就是對以後很重要的信息——略過了這個,可能以後會生出“怎麽可能是這樣子的反應、怎麽可能做這種事”的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