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算什麽大妖魔(第2/3頁)

但李雲心那母親上官月卻在將近三千年之後重回了道統——這,便是修行人口中常說的緣果。

因著這個緣果,她身上那一點稀薄的雙聖血脈終於具備了實質上的意義。而到了李雲心這裏……同樣也有意義。

洞庭君因著那劍聖未成道時的點化之恩助上官家建立了古渭國。但李雲心不大相信時隔兩千七百多年之後這大妖魔忽然又念起了那段情,決定再幫他一次。

他那母親上官月與“畫聖余孽”攜著通明玉簡“私奔”,隱居十幾年都平平安安。到如今卻忽然有共濟會、淩虛劍派的小雜魚跑來搞風搞雨……

這些事攪合在一處,李雲心意識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個巨大旋渦之中。至少,不再是那“山村少年遭遇危機獨立求生”的橋段了。

他在心裏微微嘆了口氣——這才應該是現實世界當有的樣子。

從那樣險象環生的經歷當中存活,必然有其他的人幫助、或者牽制。

譬如說他初來渭城時候,有人對尹捕頭做的事。尹捕頭差人去查他的過往,他並不在意。因為要真的查明並非一日之功,而那時候他要做的事早已做完了。卻未想到尹捕頭那樣的老江湖,竟很快得出一個切實的結論——連他家住哪裏都查出來了。

自然是錯誤的信息。

這意味著有人在幫助他。

因此李雲心在此後做每一件事時都有意無意地留了些破綻或者余地,好讓那一股或者那幾股藏在暗處的勢力有機會深入進來。但問題是……似乎就那麽消失了。

到如今紅娘子再問他該“如何做”——

李雲心沉默了很久不說話。並非有意拿捏,而是的確不曉得……該如何做了。

太多的信息碎片,太多的線索頭緒。正因為如此之多,反倒令他手足無措——像是回到了初來渭城時候的日子。

他嘆息了一聲:“沒什麽法子。先幫我找到淩空子。”

——這是一個被他忽略了的關鍵人物。

淩空子在下山之前曾經面見雙聖——那不是什麽尋常事。李雲心此前不曉得自己的身世,只以為雙聖對她所言的都是道統的內部辛秘,與如何奪去通明玉簡有關。但如今才意識到……或許也同自己有關。

便是在這時候,紅娘子的臉色忽然一變。

“李郎,外面有人。”她低聲卻嚴肅地說道,同方才情迷意亂的那個紅娘子完全成了兩個人,“在洞庭邊爭鬥,觸動了洞庭禁制。”

不待李雲心詢問,紅娘子就已經又道:“君父將建木煉化在我體內,我感應得到。你離不了我的。”

李雲心嘆了口氣:“好吧。瞧瞧去。”

他想那些爭鬥的人,大概是“睚眥”與昆吾子的分身。那瑯琊洞天的道士追蹤睚眥至此,如今洞庭君又不管事了,且之前被自己擺弄了一遭積了一肚子的火氣,不找個人出氣才怪。

但在湖底潛行了一刻鐘之後、到了湖面上才意識到,是自己想錯了。

此時仍舊是黑夜。距離洞庭君帶他進了湖底也只過了兩三個時辰而已。他出水的地方在洞庭的中心,舉目四望浩浩渺渺皆是水氣,連小山和地平線都看不到。天頂則是月明與繁星,仿佛兩個人身處大海之中。

——倘若忽略東岸的一線光亮的話。

那是“一線”光亮。別處都是暗沉沉的水平線——水面與夜空相交處有雲朵,界限還算分明。但東邊那一段則是明亮的。天空也微微發黃,仿佛夕陽還掩藏在遠山之後。

李雲心只看了一眼就意識到,那一段在此處看只有一指長。但實際上的長度,應當超過千米——洞庭東岸,長千米的一片區域,此時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他曾在淩空子與白雲心爭鬥時見識過這情景。

“過去看。”他皺起眉,輕輕出了一口氣。只說三個字。

——渭城也在洞庭東岸。

紅娘子也不說話,似乎同樣未料到眼前這情景。她一揮手便喚出了那葉白玉舟。李雲心踏上船頭,法寶在靈力的催動下直如離弦之箭一般向著東岸電射而去,在水面上竟比李雲心化出了真身的速度還要快!

只一刻鐘的功夫,那東岸的輪廓就在眼前漸漸清晰——的的確確是燃起了沖天的大火!

昨日下午的時候李雲心降下豪雨,將周邊的土地都澆透了。到了傍晚的時候昆吾子又傾覆了洞庭,濺起來的巨浪連周遭的樹木、建築都摧毀了,那土地便更是成了爛泥一片。

但就是這樣的一片土地,此時卻騰起了熊熊的烈焰!那火焰仿佛燒的正是爛泥當中的土和水,憑空地便騰起十幾米高。等李雲心與紅娘子駕著那白玉舟湊近了,便感到迎面而來一堵可怕的火墻,連天空都遮掩住了!

但那洞庭禁制畢竟已起了作用。這時候李雲心可以看得到它的樣子了——它像是一個巨大的罩子。一個倒扣的半圓形罩子將洞庭圈了起來,那火墻在岸邊氣勢洶湧,卻只能貼在那一層無形的禁制之上燃燒。熱量透得進來,火焰卻透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