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過客(第2/3頁)

另外今日還是神龍教總壇竣工的日子,人人都開心。

倒不是說人人都是信徒,而是曉得這神龍教出手闊綽,背後有於府撐腰。平日裏都奉送些銀錢,到了今天這樣的吉日豈會少了。

於是打天蒙蒙亮的時候起,就有人拖家帶口地跑來桃溪路,要占個好地方。

總壇不是一個壇,而是一座廟。但這廟已經不是“大廟”可以形容的了。

地基打得深、台子砌得高。

依著李雲心的獨特趣味,上著台子就要漢白玉台階七七四十九級——從這高台上跌落下去,身子不好的人是要跌死的。

台子大,以青石板鋪地面。從前劉老道龍王廟的一整個院落,如今不過是這台上的一間正殿而已。

廟宇主體覆蓋著黃琉璃瓦,看起來金碧輝煌。在天氣好的時候甚至會被陽光映出金光來。很多人信誓旦旦地說看這神龍廟就看到了大鄴時候、渭城中那廢宮未被焚毀時的樣子——盡管大鄴滅亡時他們的高祖父都還未出生。

不過倒是實情——李雲心是叫人依著他那個世界的帝王宮殿來建的。

只不過規模縮小些,只建一個正殿。

也虧大慶尚白,他用些金黃琉璃瓦,也不算逾制,沒人找麻煩。

那些趕早的人就是來這神龍廟的台下等待的。吉時到了,神龍教主將在台上祭真龍,或許會灑下大把的金銀。

可有人覺得自己來得早,另有些人昨夜都未離去。天氣涼爽,和衣在地上睡的。等天再亮些熱得睡不著了便開始閑聊。聊的事情都還是神龍教的種種奇聞軼事。譬如說之前有人見到那神龍教主自掌心發出一道金光,一下子就劈開了一座大山。

其實這種事情說的人不是很信,聽的人也不是很信——就如同那些民間傳說的故事,某某遇仙、某某被閻君叫去做了陽世判官。

然而渭城人畢竟經歷過幾次神異之事。雖然不篤信,卻在心中額外多一份敬畏。

人越聚越多,有關那神龍教主的傳聞也就越來越多。

過了一上午、快到午時的時候,神龍廟幾乎已經被群圍住了——足有數千人之眾。

數千人,又不是站密集的隊列。隨意地鋪散在地面上,就連被拆掉一半、還未來得及重建的桃溪路都裝不下了,人群一直擠到桃溪路外的楊柳大街上。

人這樣多,小商小販也來了,叫賣吃食玩物零碎物件。

橫豎是在等,也就趁等的時候吃點東西、瞧瞧小玩意。

這麽一來一整條桃溪路都變得人聲鼎沸,城裏另一些原本不要來看的人聽說某處似乎是今天多了個集市,也來湊熱鬧。一些進城的農人瞧見這陣勢、再一打聽,趕忙回了家。

回家做什麽呢?

備貨來趕集。

這個時代商業並不發達。很多渭城周圍的農戶需要的東西,即便在城中的鋪子裏也難得到。農人們自己出產的東西,也沒什麽合適的地方去售賣。

李雲心此前在長門街化出了滿河的酸湯子——那時候便是集市。一月一次或者兩次,渭城周圍的人都跑去長門街互通有無,這叫做“趕集”。

如今神龍教總壇這祭典還未開始,竟就硬生生地造出了一個集市來。

在從前這事兒或有官府的公人們管。但如今渭城幾乎處於無政府狀態,城裏的府丞哪有心思管這事——他可指使不動那些捕快公人。

如此一來到了晌午的時候……

這附近已豈止萬人了!

這樣多的人,閑聊時候的話題又總離不開神龍教,漸漸就攀扯到了那位教主的身上。

再漸漸地——

有人說從前見過那教主。

什麽時候見過呢?

是在城裏那夜龍王顯聖、火燒野原山之前的幾天。

碰巧集市裏還有個賣酸湯子的小販。聽人這麽說了恨恨地一拍大腿,咬牙切齒地篤定:“就是他!”

起初人只當他是說笑,就逗他說。那小販便將當日他的酸湯子都被那年輕人畫到河裏的事情說了。那件事在渭城裏流傳得廣,知道不是作偽。可巧食客裏也有當日在場的,佐證了小販的話。

那小販又說,前些日子他也去神龍教那些人裏混了段日子——因為聽說出手闊綽,想看看能不能得到意外之財。然而便宜沒占到,卻與那神龍教主打了個照面。

——不是當天那個年輕道士還是誰!

事情至此本來就了了,無非也就是說那神龍教教主以前在渭城裏行走過、搞出過奇異的事情,的確是一位高人、甚至的確可能是神龍。

然而攤子這裏的食客來來去去,這話題也一再被人提及——“喏,那個賣酸湯子的以前被神龍教教主整治過”——終於有一位原本家住白鷺洲、這幾天來渭城裏辦事的人也聽到這事了。

這人想了又想,終於意識到自己似乎之前在白鷺鎮也見過那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