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也斬他人也斬我(第2/2頁)

在死亡的那一刻,石軒並沒有感覺李衛傳出後悔的情緒,有的只是毫不退縮,口中似乎在喃喃念著兩個名字:“笑笑、寶寶。”

石軒知道,李衛這個舉動不是情緒用事,剛才他已經冷靜了下來,可是在非常冷靜當中,依然選擇了這麽做,似乎那是比自己性命更重要的東西。

看著青色劍光化成光點消散在空中,石軒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為的是那決絕和堅定,同時心裏明悟了一些東西:

元神之道,是擺脫天地法則追尋長生之道,是求那一線天機的道路,就算準備地再充足、功法再好、氣運再濃,成功的可能也只有一成不到。

到了這一步,要想成功,需要的就是大無畏、大決絕和大堅定的意志,需要的就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否則談何與天爭命!

怕死的人求長生,可只有他們中不怕死的人才能得到長生,這看似矛盾的一句話,就是石軒現在的明悟。

明悟當中,這兩年類似於地球生活的點點經歷浮現,石軒也明白了自己的執念所在,那是因為環境,因為經歷,因為性格,所形成的謹慎小心,不是突然遭遇危險,把握不大的情況下絕不出手。

就像這次從頭到尾的經歷一般,要是自己能抓住前面看似把握不大的機會,未嘗不能逃出生天,何必落到現在一成把握也不到的地步?

大部分時候,謹慎小心是好事,是好性格,但事所時遷,在某些時候,謹慎小心就是致命傷。

正如太過決絕的性格,在大部分時候是悲劇,而小部分時候卻能有大收獲一般。

因事而定方法,不因性格而定方法,這才是正確的道理。

飛行穿過縫隙,石軒內心漸漸清楚,同時對於自己執念的感悟越來越深,整個人似乎沉浸在了某種玄妙的感覺當中。

不過無論是石軒身邊的其他修士、護衛,還是傲聽濤、肖應玉都是沒有發現石軒的異常。

這時石軒隱隱覺得,只要自己跨出那一步,使出那一擊,就有兩成可能觸摸到踏入生死玄關的契機。

可真要使出那一擊嗎?

要知道只有兩成的可能觸摸到踏入生死玄關的契機!

剩下有七成多可能是在四大微鴯兵團和傲聽濤、肖應玉聯手之下身死道消。

還有小半成可能是沒有契機卻僥幸逃脫。

就算如此,也要使出那一擊嗎?

而且即使踏入了生死玄關,成就元神的可能也只有一成!

更別說,很有可能是在戰勝虛妄的過程中,被那無量日光劍直接氣化!那才是冤枉!

要使出那一擊嗎?

石軒問著自己,雙眼緩緩閉上。

姓石,名軒,大學時外號邪王,一勤勤懇懇的機械系學生,不過喜歡幾門高數課,尤其喜歡概率。

從小家庭溫飽不缺,中學時曾經跟著同學打過群架,結果不僅被對方打,回到家裏還被老爸打,從此變得循規蹈矩,安分無比。

一生考試不知其數,可作弊的場數屈指可數,那還是為了幫助初戀女友。

有些時候想要放縱一番,可想起種種法律、道德,又默默縮回。

其後讀書、考試、畢業、工作、買房,人生沿著既定的軌道前行。

似乎乏善可陳的一生,普普通通的一生,貫穿一生的是循規蹈矩,以及由此形成的謹慎、小心、理智、保守。

……

前一世的種種在心中流過,這一世的漸漸浮現,尤其是到了這個世界後,點點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考的是道法,不再是英語、數學,前一世費盡心神才得到的東西,這一世輕而易舉……

這些對比、矛盾,最後都漸漸停止,石軒陰神澄凈,只有幾句話在心中浮現:

明知不可為而為!

雖九死其猶未悔!

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一擊要使出嗎?石軒睜開眼睛,已經有了答案,神魂期因為怕死、求生,才能臨陣突破,現在卻要恰好相反,主動踏出希望極其渺茫、近乎求死的一步。

傲聽濤、肖應玉帶著兵團,一前一後,控制著與中間修士的距離,自覺措施得當,安全無比,那位道友就算要出手,也多半是在破除禁制的時候,自己等人早有準備。

可就在這時,一座浩蕩、蒼莽、神聖、莊嚴的金橋跨過虛空,落到了肖應玉所在的那個微鴯兵團。

與此同時,一道明燦燦的紫色劍光帶著無窮無盡的肅殺、死亡之意,和決絕、一往無回的堅定,同樣向著肖應玉劈去,其中又好像矛盾地蘊含所有對於生命、大道的炙熱和追求。

一劍起自心海中,也斬他人也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