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慫恿(第2/2頁)

李建成固然文才武略都極為不俗,但他更多依仗的是朝中文臣的力量支持。

而李世民則不然,三教九流,無不有他的力量存在。

若論傳遞消息的速度,從整體來講,自然是軍中驛卒最快,但有些時候,江湖手段反而要更勝一籌。特別是像這類消息,寥寥數字就能說清的事兒,完全可用信鷂傳遞。

李世民得到消息後,也是第一時間就召集幕僚謀士商討,傳國玉璽,他自然也是極為心動的。

他也認為蕭後必然會北上,此時江都已被亂軍占據,反軍到處都是,就只洛陽這一帶還是大隋天下了,她不往這裏來還能往哪裏去?

不過,來時路上,他相信蕭後也不是瞎子,一定會聽說越王楊侗已被立為新帝的消息。

楊侗也是楊氏子孫,國不可一日無君,被立為天子倒也沒有什麽,但如此一來,卻說明洛陽群臣俱都被王世充控制了。

王世充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聰慧如蕭後,不會看不出來。

那麽,蕭後還會自投羅網嗎?

王世充得不到玉璽,就還需要楊家這個正統的招牌,可一旦被他得到了傳國玉璽,恐怕楊氏一族就要準備迎接斷門刀了。

那麽,蕭後一個弱女子,懷抱著傳國玉璽,她能往哪裏去呢?

就在這裏等她吧!

李世民想著,如果傳國玉璽被我得到,再呈給父皇,以我的戰功,再加上這君權天授的玉璽,太子……還不一定誰來坐呢!

李建成這邊議定後,馬上決定,上前線。

一直以來,他都守在後方,保障後勤,軍功讓出去不知道多少。

但是軍功他能讓,傳國玉璽,他卻決不能讓。

讓出軍功,頂多讓二弟多些風光,多些名聲……

想到這裏,李建成倏然一驚,突然想到,這傳國玉璽自己能否得到還是次要,就算得到,也不過獻給父皇,得幾句嘉獎勉勵,穩固太子之位。

可若是被李世民得到……

到時李世民將玉璽交給父皇,他那麽多軍功在身,民間名聲又大,再加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那八個字,恐怕自己的太子之位還真不一定能坐穩了!

李世民能想到的,李建成同樣能想到,李建成能想到的,李玄霸不一定就想不到。他們三個皇子能想到的,那些滿肚子彎彎繞繞的大臣們,恐怕也能想得到。

突然之間,李建成發現,這塊玉璽的出現,對他來說,反而是禍非福了。

若沒有傳國玉璽的出現,太子之位依然安安穩穩,就算李世民出再大的風頭又能如何?

可現在……不一樣了!

這種帶著寓意的東西,天生就吸引眼球,反而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

李建成想明白後,心裏之難受,憋屈,豈能用郁悶二字形容?

一路上,他都是心事重重的模樣,封若雲等人見狀,先是不解,不知他之前還興奮莫名,怎麽突然之間情緒就低落下來了。

眾人換位思考,只是略一琢磨,馬上就明白他在擔心什麽了,只有陸南風一心撲在修煉上,盡管坐在大帳裏,仍在暗暗感悟著體內的神力。但他一向冷臉習慣了,誰也看不出來他心裏在想什麽。

再說,這種事兒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說出來就是麻煩,大家都不傻,是以人人緘默,隊伍裏氣氛越來越壓抑。

好在這時,一行人已經趕到了洛陽前線。

剛進大營沒多久,就聽外面傳來消息,秦王從北邙山趕過來了。

李建成大怒,好你個李世民,你竟然真有此心啊!

“啪!”一塊白瓷茶杯被他狠狠砸在地上。

封若雲一直偷偷觀察著他的神色,此時見他氣得太陽穴青筋直跳,臉上一片青黑,顯然怒火中燒。

她心裏念頭急動,很快有了主意,目光朝陸南風看了過去。

陸南風對這些勾心鬥角的事並不太上心,雖然也清楚太子的處境,但他之所以答應為其效力,主要還是因為封若雲的緣故,是以一直坐在一旁沉默不語。

但他別的可以不在意,對封若雲卻在意到了骨子裏,封若雲的眼神剛到,他馬上心有所感,擡頭回望過雲。

封若雲微微頜首,走到陸南風身旁,低聲慫恿道:“陸大哥,秦王果然在覬覦太子之位,否則會不與太子商量,悄悄回來搶傳國玉璽?此等小人,不如殺了。”

陸南風略一思索,很快清楚了當下的局勢,對李世民更加不爽。

若雲說得果然不錯,這就是一個十足的虛偽小人。

他心動了。

陸南風是個爽快人,心既已動,馬上就開始準備行動!